您当前所在位置: 银河网站 > 参阅资料 > 结构调整

由城镇化转向新型城市化: 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探索-银河网站

发布时间:2023-12-20 10:29|栏目: 结构调整 |浏览次数:

由城镇化转向新型城市化:

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探索

原载:《区域与城市经济》2023年第11 作者:洪银兴 陈雯

 

一、现代化新征程赋予城市化新内涵

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以后,我国开启了现代化新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其中就包括城市和城市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问题的探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2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根据建设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据此,在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且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背景下,一个重要概念需要更新,就是由城镇化转向城市化。与此相关.需要在“城市 -城镇 -农村”空间布局中区分城市和城镇功能。城市,顾名思义,是市场中心,是各类市场集聚之城。城镇的外延不仅包括城市,还包括坐落在广袤农村的乡镇(后来成为小城镇)。城市化本来是发展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发展中国家克服二元结构实现现代化的必要过程。我国已有的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道路。与农村工业化相伴的城镇化明显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已开启的现代化新征程赋予了城市更为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要在现代化中发挥中心和策源地作用,还要通过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构建起全国统一大市场。城市功能不同于城镇。新时代的城市化也不能限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意义上的城镇化。由城镇化转向城市化,似乎是回归到发展经济学中的城市化本义,但进人新时代的中国城市化内容实际上是城市化的升级,体现了中国发展经济学的重大创新。


qq截图20231220104036.png


关于城镇化在中国的由来的问题,要从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结构理论说起。发展经济学提供的二元结构现代化的基本理论是城市化。刘易斯基于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的特征,提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理论。库兹涅茨基于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化的历程指出进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发生了变化,即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主要是指农业人口向城市迁徙,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但是,城市化是有前提的。就如迈克尔·托达罗的劳动力城乡迁徙模型所指出的,个人城乡迁徙是一个相当理性的决定,决定要索主要是预期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劳动力将他们在城市部门的期望收入(移民收人和成本之差)和在农村的平均收入进行比较,如果前者超过后者.迁徙就会发生。获得城市工作的可能性和城市就业率正相关,和城市失业率负相关。他发现,在城乡期望收入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移民率超过城市就业机会增加率成为可能,城市的高失业率不可避免造成城市和农村间的经济机会严重失衡。现实中,许多未受过教育的无技术的移民进人城市后完全失业,而高学历移民的就业机会更多。因此,受到更多教育的农村居民更可能迁徙,同时造成城市中更多低学历的劳动者失业。 这个模型强调的是农业劳动力进城需要进行成本和效益的分析,是理性的选择。

中国的农村改革是基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分离出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当时的情况是城市和农村一样落后,城市工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很低。在此背景下中国农民不仅在农村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工业化,而且就地建城镇自已转移自己,从而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即城镇化。城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创造。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推进.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是这一道路的两大特征。这是低成本加速度的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新征程,2022 年农业增加值比重已降到7.3%(在一些发达地区已降到3%以下)城镇化率已达 65.22%(在一些发达地区已超过 70%) 虽然城镇化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城镇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需要补上城镇化的短板。但从总体上说,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城镇化已基本到位。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是城市本身的更新、升级和功能再造问题。由此提出由城镇化转向城市化的要求,属于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方面。


qq截图20231220104204.png


(一) 克服已经出现的“城市化病”

在概念上,城镇应该包括城市和乡镇。后者主要坐落在农村。我国目前使用的城镇化概念的外延不仅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处于农村范围的城镇,进人城市也被不加区分地称为城镇化城镇化的初期描述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地向小城镇转移。虽然我国没有使用城市化的概念,后来随着沿海经济开放和城市经济发展,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本来意义上的城市化。一是地域的城市化。基本特征是城市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建到了原先的农村,特别是近郊区。农村区域的开发区、工业园实际上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二是人口城市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了离土又离乡的转移。截至 2008 年 12 月底全国农民工达2542 万人其中离开本乡镇的农民工达14041 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 62.3%。近年来,虽然外出的农民工占比有所下降,但数量增加。至2022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 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190 万人,本地农民工12372 万人,外出农民工仍然占58.1%。 外出的农民工基本上是进入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显然,从概念上,当年提出的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已经无法准确表征现实的城市化。

既然出现了原来意义的城市化,发展经济学所讲的城市化病也就不可避免,尤其是在发达地区的城市。沿海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随着产业、人口高度集聚和家庭轿车的普及.普遍存在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昂等“城市病”。已有的城市承载不了进一步的人口城市化,更谈不上现代化了。特别是现在强调的城镇化新内容是转移人口市民化,即转移人口享受平等的市民权利。目前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6.7%(2021 年数据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2之间接近 20% 的差距就涉及城市市民服务供给(教育、医疗、住房、公共服务等)能力的明显提升现有的城市恐怕都是难以承受的,因而转移人口与市民存在权利的不均等一时难以克服。克服这些城市病的路径实际上需要逆城市化,即将占空间大而产值相对小的产业转移出城市,相关的部分人口也转移出城市进入城镇。

(二)提高城市集聚经济水准

世界银行报告指出:“没有工业化和城市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跨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没有朝气蓬勃的城市.任何国家都不能跨入高收人国家之列。”3从我国的实践看,我国依靠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跨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国已有的城市化基本上是工业化推动的,城市围绕工业集聚经济资源。推动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现在要通过现代化跨入高收人国家行列所要求的城市化水平更高,要通过建设朝气蓬勃的城市实现现代化。从现代化角度,需要还城市市场中心的本来意义,新时代城市化要求城市集聚经济功能提升。

城市的功能就是集聚经济,城市化也意味着经济的集聚化,也就是世界银行报告所说的提高经济密度。包括集聚各类市场,集聚经济发展要素,集聚企业家,集聚每个时期的主导产业.充当一个地区的发展极。具体地说,城市的单位面积集聚了更多的经济资源(如人口和金融)和经济产出。

城市的功能就是集聚经济,城市化也意味着经济的集聚化,也就是世界银行报告所说的提高经济密度。包括集聚各类市场,集聚经济发展要素,集聚企业家,集聚每个时期的主导产业.充当一个地区的发展极。具体地说,城市的单位面积集聚了更多的经济资源(如人口和金融)和经济产出。

城市本来就是市场之城。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市场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业中心,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城市化是指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城市聚集,并通过城市向周边扩散。买卖的信息、交易的场所在城市集中,周边的客源也涌向城市。城市功能越强大.对要素的吸引力越大.对其周边的外围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也越强。新时代城市化对市场功能优化的要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的质态和科技含量,促进金融、贸易、信息、服务等与现代市场建设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区集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顺畅的市场通道建设成为集聚经济的基础性安排。二是现代意义的城市市场建设,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需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建设智慧化城市,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建设市场,以城市数字化水平提升推进城市整体价值提升。同时,随着市场概念的变化,城市商贸中心的功能正逐步被电商取代。依托数字经济平台扩大其区域市场中心作用.建设完备的现代市场体系.尤其是建设现代供应链的协调体系.使城市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枢纽。


qq截图20231220104129.pn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这也成为新时代城市化的内容和目标。城市要成为高质量人口的集聚地。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中心区没有优化升级,以致于富人搬出城市中心区进入郊区城镇,低收入人口聚集在城市中心区,无力进行城市更新改造。城市中心沦为“脏、乱差”的区域。这种状况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避免。根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人口高质量发展须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其重要标志是中高端人才和中等收人者占大多数。中高端人才集聚能够适应和促进中高端产业发展的需要。中等收入人口集聚不仅引领城市消费水平提高和升级,而且表明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明程度提高,反映人的现代化水准。我国明确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中等收入人口要占大多数,这就需要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人口问题,以改革创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实践将证明,人的现代化首先要在城市实现,并且由以此为目标的城市化来推动。人口质量不仅同产业水准相关,而且同城市化水平相关。人口质量、产业水准、城市化水平三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已有的城镇化突出工业化,尤其是吸引和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城市产业水准总体不高,相应的城市人口质量也不高,低收入人口的比重大。这反过来也说明.提高城市人口质量的城市化需要产业升级换代。只有高水准的产业才能吸引高质量人口。城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城市产业升级,一是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二是扩大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比重。这对劳动力质量会有更高的要求。城市要成为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才能集聚高质量人才。城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才能提高城市人口的整体质量。

(三)城市产业业态的提升

马克思说,城乡分离产生于蒸汽机成为原动机后,机器大工业生产由此开始在城市集中。d 在此以后,城市集聚的是各类非农产业。非农产业比农业产业链更长,分工更细,附加值更高。城市化过程就是产城融合发展的过程。城市竞争力更多表现为其产业竞争力。城市集聚的主导产业的先进性及围绕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要素,其多少优劣决定了城市的强弱。各个地区城市化所处阶段实际上以其集聚的主导(支柱)产业为特征。不同城市的主导产业的差别导致了要素集聚能力的差别。这是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依托。有的城市“有城无市”,就是缺少这种依托或者依托的主导产业相对落后。

观察我国已有的城市化内容的变迁可以发现,我国与城市化对应的主导产业有制造业和服务业。相应的城市化就有与制造业融合的城市化和与服务业融合的城市化两大方面。就与工业化融合的城市化来说.新中国建立后的 30 年间城市化的主要内容是在城市推进工业化,工厂建在城市。城市成为工业城市、生产性城市。哪个城市工业水平高,它就成为工业中心。改革开放开始以后,工业化的重心转到农村工业化,在城镇就地发展乡镇工业,不少乡镇企业发达的城镇发展成为新兴城市,如江苏的昆山、江阴、常熟等。依托乡镇工业的农村城镇无论是空间,还是地价,还是劳动力成本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面对乡镇工业挑战。原有的以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竞争力下降,城市的中心地位明显下降。在短缺经济年代城市成为经济中心是因为它是工业中心。中低端工业制成品成为买方市场以后,工业中心就不再是经济中心,城市产业业态调整不可避免。

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指出了城乡产业分工的趋势:一些产业必须建立在市区,因为规模经济太大。对城市化的需求有不同层次。一些活动(如大型保险公司和金融公司)仅能在都市中心从事进行。另一些产业由于大规模使用土地,迫使从事于其产业的人们居住在农村。一些产业需求高技术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而另一些则不用。因此,产业结构性地转移需要劳动力技术、资本投资、经济单位的规模和居住地点的变化----农村或城市----现代社会中对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方式及其资本进人生产领域的途径来说,产业结构的趋势有许多深远的影响。一般来说,一般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基本上是量的影响,即影响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和就业的增加。而服务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则基本上是质的影响,即强化城市的市场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在此背景下已有的城市化内容就是调整主导产业业态:城市进行“退二进三”的结构性调整,一般制造业退出城市进入城镇,建在农村的开发区工业区也成为新的城镇。与此相伴的是金融、贸易、信息等服务业及制造业企业总部集聚在城市。2013 年起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靠的是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但是,城市产业业态的优化没有完成,需要在新时代城市化中进一步推进。城市产业业态的优化需要反映进入新时代的经济技术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判断。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c城市的数字化水平越高,城市的经济价值越高。新时代城市现代化就要依托数字技术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数字化,发展数字经济.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建设智慧化城市。由此会带来城市发展的革命性变化。首先,过去的市场以人流为基础,现在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市场被利用数字技术万物互联互通所形成的互联网物联网平台所替代。这意味着过去被认为的“退二进三”也会有新变化。一方面,作为第三产业的商贸也在“退”。城市的商贸中心功能被网购和直播代替许多实体商店被退出。另一方面,作为高科技的制造业特别是其研发机构需要“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制造业形成的产业高地能够聚集高质量人才。其次,新时代城市化不能片面理解为做大城市.而是做强城市。过去的城市化之所以以城市规模的扩张为特征,原因是当时城市化处于工业化阶段,当时的制造业发展以规模为基础。而现在,在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城市规模作用下降,科技内核作用增强。早在 20 世纪末曼纽尔·卡斯泰尔就描述了信息化下现代城市的中心化过程和扩散化过程:信息密集型产业正在向城市、大城市及其中心地带集中,公司办公地点则向郊区扩散这与其员工大多数住在郊区相关。2 进入互联网、数字经济阶段许多经济活动可以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平台来进行。因此,以信息化数字化为基础的城市化不再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是追求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基础设施所导致的以城市为中心连接其外围的平台万物互联互通。再次,城市成为公司总部集聚地可以说是优化城市业态的关键。在城市业态调整的背景下发展总部经济,特别重视高科技企业的总部、全球价值链链主的集聚。这些总部可能是制造业的总部,但总部经济则是高端服务业。由于城市本身也有等级,各类公司总部会依自身的等级进入不同等级的城市形成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同等级。


qq截图20231220104322.png


(四)城镇城市化

处于农村区域的城镇,包括建在农村的各类开发区、科技园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中间地带。已有的城镇化中,农村城镇的功能主要是解决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对城镇(主要是中心城镇)提出的城市化要求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城镇化进入新阶段。以前城镇化的内容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现代化新征程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即市民化,平等享受市民权利。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还要关注留在农村的农民实现市民化,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问题。就如世界银行报告所指出的:“在城市化高度发达、城市化比例接近自然最大值的国家,城乡在使用基本服务上不存在差别。”3现有的城市无力完全解决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可行的路径是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就地市民化,其必要条件就是城镇城市化后满足市民化要求。二是支持大中城市业态优化。大中城市业态调整的重要出路是其一部分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承接大中城市的制造业的转移,不仅改变城市拥堵现象,更重要的是为城市产业升级留出空间,同时也使城镇更具产业功能和市场活力。

新时代城市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城市化。也就是二十大所要求的: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差距说到底是城乡的分割,城乡共同富裕就是要打破城乡分割。农民进城意义上的城镇化实际上不能克服城乡差距。推动共同富裕,要解决农民不进城就能享受市民权利,就地实现现代化,不可设想在现代化的城市周边还有贫困落后的乡村。城市化水平决定的城市功能直接影响外围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但外围地区的发展水平也会反作用于城市化进程。外围的城镇不只是承接城市转移的产业,还要为城市提供市场和发展的空间,尤其是为整个区域提供生态财富。特别是乡村实现振兴不能只是依靠乡村,需要得到本区域城市的市场、知识、资本及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支持,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能够不断缩小。这正是城市化所要覆盖的范围。改善农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包括改善农房质量、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所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现有的乡村尤其是后发展地区的乡村是没有力量承担的,这些都依赖城镇的城市化,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虽然乡村离城镇不远,但是毗邻的城镇的城市化水平不高,农民实际上还是远离城市、远离市场的。城镇城市化是什么概念?除了以县城为载体规划新城市外,关键是;一是城镇具备城市功能,即集聚经济的功能;二是城镇达到城市的生活水准。二十大提出的农村基本达到现代生活条件,前提是在城镇享受城市的生活条件,也就是使城镇达到城市生活的标准。为此,需要按城市功能建设城镇的城市设施,尤其是要在交通和信息通道上缩短城市和城镇的距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的各类开发区一开始就要按照产、城、文化和生态进行统一规划,使其成为建在农村区域的现代城市的样板区。城镇城市化需要引导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进入城镇。引导社会资本在城镇建设现代商业设施.使得农村区域范围中的城镇具有城市功能。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使乡村居民就近享受到城市生活,就近获取现代发展要素。

总的说来.根据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所赋予的城市及城市化功能已经大大超出了城镇及城镇化的功能,以现代城市的要求实现城市化将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qq截图20231220105344.png


二、城市化水准对区域现代化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二十大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其抓手就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城市化对现代化的决定性作用可以从区域经济差距的成因得到说明。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不仅同其城市多少相关,更要以城市的强弱来说明。农民进城意义的城镇化总体已经到位,但在欠发达地区,城市供给严重不足,无城或少城可“化”。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是社会内部分工的物质前提……人口较少但交通工具发达的国家,比人口较多但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国家有更加密集的人口。”这说明人口密度和交通条件是反映地区差距的重要指标。地理学家胡焕庸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线(即“胡焕庸线”)以“瑷珲一腾冲”一线为界划分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在此线之右边,全国36%的土地,养活全国96%的人口。反之,在此线之左边,在全国64%的土地上,只有全国4%的人口。在二者之间,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1。即使是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这一比例仍达94%和6%。70多年人口密度的地区差距基本上没有变化(见表1)。

微信图片_20231215095441.png 

“胡焕庸线”两侧如此大的差别并且长期不变,背后原因何在?不可否认,现实存在的地区差异,有自然、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原因。自然条件的区域分布会对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自然条件禀赋的分布差异会形成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各个经济中心和经济地带的分布背后都有相应的自然条件分布。自然条件通过影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进而会影响当地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交通、科技、信息化的发展,自然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小。自然资源禀赋的优劣差异不再成为区域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巨大差异反映的是城市化水平的差距。人口密集载体主要在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地区布局反映的是城市布局。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原因是:城市多城市大,城市发展极功能强,也就有较强的集聚经济发展要素的能力。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城市少,尤其是大中城市少,城市发展极功能弱,获取发展要素的能力弱(见表2)。在东部地区也存在的后发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也是同样问题如江苏的苏南和苏北差距也是如此。

微信图片_20231215095511.png 

微信图片_20231215095516.png 

资料来源,市辖区、县级市、县和自治县常住人口源自《2020 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全国行政区划依据《2021 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行政区划(2020 年底)。

由表2显示,每万平方公里,东部地区大城市平均 1.1 个中等城市平均1.5个中部地区大城市平均0.4个,中等城市平均1个;西部地区大城市平均0.1 个,中等城市平均0.4 个。各省的均和地均 gdp 差距的背后都是城市的多少大小.强弱差距。可见城市化水平对不同区域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影响。这种现象的理论基础就是增长极理论提出者佩鲁在工业化背景下指出的城市极化效应:大工业城市生产出各种类型的消费者,他们比农村地区具有更多样化的、进步的消费模式城市集聚了各种类型生产者、企业家、技术工人、产业劳动者。人口在城市集聚带动了分工的发达发展机会增加,尤其是城市中占比增大的中等收入人口能够引领现代生活方式,推动消费升级。因此,人口密度高的地区经济发达,反之则经济欠发达。近年的经济数据显示,越是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人均 gdp 水平越高(见表3)。

微信图片_20231215095524.png 

基于城市是集聚经济发展要素和经济能量的载体的判断.新时代城市化推动区域现代化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解决后发地区的“无城或少城”问题

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一环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要素的跨地区自由流动。这就是习近平说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在目前各个地区存在较大经济实力差距的情况下,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阻力就是不同城市发展水平不平衡,从而不同地区集聚发展要素的能力存在很大差距。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统一大市场不能自动解决地区差距,原因是市场导向的要素流动总是流向高效益地区、高效益产业、高效益企业。后发展地区本地缺少城镇,无“城”或少城可“化”,缺少对要素有吸引力的城市,不但引不来发展因素,本地的要素还会外流,本地的城市形不成区域发展极,就带不动区域发展。市场越是统一,要素流向发达地区越是通畅。在此背景下,后发地区要在新发展格局中进入国民经济的双循环.最重要的是补上城市化的短板,以做强的城市增强在市场上获取资源的能力,改变要素流出后发地区,更多流向先发地区的流向。显然,后发地区加快城市化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

反观城镇化,已有的城镇化基本上是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欠发达地区是无“城”或少城可“化”人口净流出,流向了发达地区的城镇,城镇化在本地区的发展效应很弱。据第 7 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的城镇化率2021 年达64.7%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辽宁、浙江重庆等8个省份城镇化率都已经超过了70%,而西藏、云南、甘肃贵州、广西、河南、新疆、四川、安徽和湖南等 10个省份低于60%。各个城市暂住人口数量大致可反映农业劳动力城镇化的方向。2020 年暂住人口数量占全国市区暂住人口总数的占比:广东的市区 20.64%;浙江的市区14.42%:江苏的市区10.02%;福建的市区6.30%。这四省市区暂住人口占全国的 50%强如果再把上海、北京、天津的暂住人口数考虑在内,可以说全国范围的城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反过来也说明后发地区的城镇化对当地经济的拉动力有限,其中许多地区人口是净流出。虽然中西部等后发地区从数据上看,剩余劳动力转移意义上的城镇化已经基本到位,但进入发达地区城镇就业除了本人及其家庭获得城镇化收入外,相当部分劳动力从后发地区流出,后发地区无城可化与无人建城恶性循环。

因此,后发地区补城市化的短板,解决无城可化问题的路径,一是以产业兴市,补上工业化的课。随着先发地区由产业转型(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导致的城市转型,不可避免出现流出的劳动力回流。对后发地区的城市化来说,回流的劳动力经过在发达地区工业化的洗礼,成为后发地区依托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生力军。二是以完善各类要素市场来建城,增强其集聚经济能力.增强对各类发展要素的市场吸引力,使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支点。



(二)中心城市的发展极功能由虹吸转向扩散

城市化水平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城市对区域的发展极作用。这就是佩鲁说的,“地理上集中的综合产业极改变了它直接的地理环境:而且如果它足够强大,还会改变它所在的国民经济的全部结构。作为人力、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集中中心,它促进了其他资源集中和积累中心的产生。当这两组中心通过物质的和智力的高速公路相互联系在一起时,广泛的变化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视野和计划中就显示出来了。”显然,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与城市的发展极功能密切相关。一是区域有多少作为发展极的城市,二是不同城市的经济集聚功能有多大,三是城市对其外围地区的扩散效应有多大。这三个方面不仅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决定不同区域城市的强弱。

据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1 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我国百强市的分布(不含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东部地区占 55 席中部地区占 24 席西部地区占17 席东北地区占4 席。在内地 31 个省份中,海南、宁夏、青海、西藏4 省无一城市跻身百强榜。而甘肃、吉林、黑龙江、山西、新疆只有省会/首府上榜,普通地级市未实现零的突破。这说明城市规模不一定反映城市的强弱,决定城市强弱的重要因素是所在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上述城市强弱问题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的空间尺度问题。其空间尺度不能是一市一县这么小。即使重庆、成都这样的特大城市,也不可能独自实现现代化,更不用说西部地区的其他城市了。从单纯的现代化指标分析,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指标明显高于其周边农村,但决不能就此认为中心城市能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化不只是城市本身.还涉及其外围。仅仅有中心的现代化而没有外围的现代化,中心的现代化也不可能长久。在现代化进程中城乡融合发展.表现为中心和外围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城市化水平决定的城市功能直接影响外围地区的发展水平,但外围地区的发展水平也会反作用于城市化进程。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实际上需要外围地区充分的包括人力在内的要素供给,从而降低现代化成本。外围为中心提供市场和发展的空间,承接城市转移的产业,尤其是为整个区域提供生态财富。与此相应,中心对外围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虹吸外围的发展要素,而是在更大范围吸引要素基础上更多地辐射和扩散发展要素。这里的外围不仅是指城市周边的农村,还包括中心城市毗邻的城市。现在许多城市都在追求自已在区域中的首位度。首位度看什么?不只是看其自身的竞争优势,还要看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带动能力。发展极本身有辐射半径。强大的发展极会有更多的要素扩散到外围,而弱小的发展极更多的是虹吸外围地区的发展要素,一些中心城市为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虹吸外围的发展要素,表面上看起来首位度提高了但是因外围经济落后而整体拉低自己的竞争力。显然,现代化需要在城市化中增强发展极,强化其扩散效应。中心城市的中心作用强,对外围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强,有能力带动区域经济整体提升。从现代化角度新时代城市化指的是中心和外围建立一体化经济,涉及产业体系一体化,创新中心与创新成果产业化一体化,交通信息一体化等。

新时代城市化需要放大中心城市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中的发展极功能。当前实施的区域发展国家战略则是区域内连接东中西部,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覆盖长江流域东中西部 11省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覆盖了黄河流域东中西部9 省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每个进人国家战略的区域内都有发达的中心城市,又有欠发达的外围地区。发达的中心城市要承担起区域内发展极的功能,外围地区需要主动对接中心城市,从而放大中心城市的发展极功能,特别是交通优先,很多外围地区经济落后是被交通边缘化的。交通条件也是可变的,如铁路通达后原先水运中心因铁路不经过而衰落,现在则是高铁、高速公路通达成为地方经济由外围进入中心的重要条件。



(三)发展城市群经济

二十大报告要求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这是以城市化带动区域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正如世界银行关于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报告指出“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繁荣,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也必须随之变化。没有人口和生产地区分布的变化,任何国家都不能走向繁荣。”c城市群经济实际上是在区域经济中,以中心城市为领头与周边城市相互协调形成的一体化经济。图1显示.我国近年人口增量越来越集中在人口密集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但城市群之间人口集聚仍然存在很大差别,有些地区人口是净减少(如哈长)。2021 年百强市中有95 个城市分布于 18 个城市群中。如东部、浙沿海城市群占8 席,山东半岛城市群占7 席。最典型的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最为密集,占了 24 席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见图1)。

微信图片_20231215095531.png 

上述不同区域的城市群差距归根到底还是不同区域的城市化差距。城市化过程就是城市产城融合发展的过程,目前的城市群建设直接相关的是不同城市的产业集群建设。城市群内不同城市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可以提升城市群的整体水平。

首先,不同城市群中中心城市集聚的主导产业的先进性决定城市群的强弱。各个城市城市化所处阶段不同反映其强弱差距。城市化的内容对各个城市来说进度是不一样的。从产业结构来说,有的城市已经进入了服务业为主的阶段,有的还只是在工业化阶段。从其主导产业的先进性来说,排名百强市前十的除成都外都在东部,从我国当前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创新型产业(含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与软件、医疗健康、节能环保等企业)分布来看,东部分别占67%和54%,西部仅占12%和 22%东北地区占3.8%和4.6%。发达省份及大城市的高技术企业数量多、创新型产业分布比较集中,附加值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应较高。其次是城市群内不同城市产业特色发展、集群发展、协同发展,从而形成相对完备的供应链。

城市群的产业分工就如世界银行报告指出的:最大的城市最适合开拓新企业,较小的城市更适合已经稳定的企业。人们可能在大城市进行产品的设计和融资工作,而在小城镇进行产品的生产。2中心城市创新能力强更有机会跨越多个阶梯而培育出全新的产业,目前的城市群经济建设的最大阻力是各个城市缺少分工,过度竞争,不但形不成合力,还相互削弱竞争力。当前的城市化趋势是城市群内各个城市在产业分工基础上形成竞合关系。中心城市突出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般制造业向周边城市转移,其周边城市不只是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更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集群发展。如长三角地区,上海以其高端总部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代表的国际化经济形成特色,其周边的苏南各个城市形成现代产业集群,如杭州的数字经济,苏州的生物医药,无锡的集成电路,常州的新能源等。特别是在产品内分工贸易的条件下,长三角区域内不同城市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这是基于产业分工形成不完全相同的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体化的城市群,因此带动了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的城市化关键在于发挥城市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节点作用.其中包括后发地区的补城市化短板.强化中心城市的发展极功能,通过交通和网络信息条件的改善缩短中心与其外围的时间距离: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相互开放,尤其要克服城市对农村城镇,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分割和虹吸。



、城市的现代价值和城市化的现代趋势

二十大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这是新时代城市化的重要路径。城市更新涉及哪些内容?关键是明确城市的现代价值。新时代的城市化.涉及城市治理、居民生活品质、城市价值定位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概括起来有三方面:一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二是“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三是“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这意味着现代城市化的着力点已经不是人口流动和集聚而是提升城市的现代价值。城市现代化凸显城市的四大价值,即经济、创新、文化、生态价值,为城市和周边农村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引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满足居民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方面需要。

微信图片_20231215095536.png 

首先是城市的经济价值。城市作为集聚经济的价值还是要看其产出水平,即经济密度。现代城市的经济价值不仅要用通常的人均 gdp 评价,还要用地均 gdp 评价3 后者评价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评价不同城市的经济密度。评价一个城市不仅在于其人口规模,还要关注其城市土地规模价值。图2 显示人口规模大的城市(如重庆、成都等)的地均 cdp 明显低于人口规模相对小的东部城市(如苏州、无锡等)。这说明现代城市化的关键不完全在于做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而在于做强城市.使单位城市面积有更高的产出。二是城市业态优化调整的重要评价标准。在城市容量有限的情况下,现代城市化需要根据城市的经济价值来调整城市业态和空间布局。具体地说,不同业态对城市化的需求有不同层次。大型保险公司和金融公司仅能在都市中心从事进行。一些产业需求高技术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而另一些则不用。因此,产业结构性地转移需要劳动力、技术、资本投资、经济单位的规模和居住地点在农村或城市有结构性选择。工业化时期,制造业因其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集聚城市。现在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一般制造业因占的城市空间大,相比其他产业地均经济价值明显下降。部分先行发展的城市随着城市地价的提高,通过土地置换,大量制造业、普通住宅等偿付租金能力差的用地从中心区退出,同时为金融、商务、科技研发机构及公共服务性建筑,以及尤其是国际性高科技企业总部进入提供空间,使城市由工厂林立转向高科技公司林立。城市的经济价值得到明显提升,不同城市因集聚的业态的经济价值不同而进一步分化。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几个先行发展的城市的城市化进入国际化阶段,利用港口优势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利用其对外经济联系优势建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家也给予若干城市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外资总部也向这些城市集聚。这些城市也就成为国际化都市。

其次是提升城市的创新中心价值。中国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由此开启的新一轮城市化进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阶段。如果说过去的以工业化、市场化为内容的城市化,与各个城市的基础条件密切相关,那么现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对各类城市都有机会和必要,没有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之分。尤其是对后发地区来说.直接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推进城市化,可以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即弯道超车。创新型城市是指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创新成果丰硕、对周边科技创新具有较强辐射和引领作用的城市。根据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创新型城市涉及相互有效衔接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三大创新体系建设。雄厚的基础研究是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基础研究成果向新技术的转化。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尽管与其察赋的创新资源的多寡有关,但这并非决定性因素,对每个城市而言都有实现发展的机会。目前的创新型城市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依托知识创新(基础研究)资源创新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如北京中关村,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杭州和武汉等地。另一类是依托技术创新成果创新新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如深圳虽然缺乏研究型大学的知识创新资源,但集聚了技术创新主体,通过有效的机制和制度吸引国内外丰富的创新资源,将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华为、中兴、大疆等高科技企业总部均集聚在深圳,因而成为创新型城市。对各类城市来说,创新资源可能是内生的,也可能是外源的。科教资源禀赋丰富的城市不一定是创新型城市,其科教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创新优势就不能成为创新型城市。反过来,禀赋的科教资源不丰富,仍然可以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关键是其具备吸引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并进行转化的能力。由于科技创新中心、新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可以在空间上分开,因此现实中,创新型城市可以是高科技创新中心即基础研究中心及其成果的高科技化中心,也可以是新技术的研发和孵化中心,还可以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各个城市采取何种创新型城市模式可以因拥有和获取创新资源的能力而异。根据城市化即要素在城市集聚的定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城市“化”内容可以概括为集聚创新要素,集聚开放创新平台,包括高水平的研究大学和各类创新型人才高度集聚、广泛分布的科技创新平台、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现在数字经济成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赛道,以发展数字经济为内容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化的新内容。在信息化、数字化的背景下,城市的规模作用在下降但其科技内涵的功能在增强,通过信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城市的文化、教育、医疗、创新研发中心地位将越发突显。


qq截图20231220105613.png


第三.提升城市的生态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涉及人民对生态财富的需求。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健康的食品,以及依托青山绿水衍生的生态产品和服务都是生态财富。城市拥有的生态财富同时也能够提升城市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美丽中国以美丽城市为基础,城市居民不能靠去城外才能享受生态财富,在城市内就能够享受生态财富。目前的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土地过度使用等直接降低城市价值。其主要原因是高排放高消耗产业的过度集聚,以及人口的过度密集。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推进现代化要求,提升城市的生态价值需要城市及其外围的整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整治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即使是向城外转移的制造业也应该是经过技术改造达到较高环境标准的,从根本上消除破坏环境生态的源头。二是加强外围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成为城市的生态功能区和绿色屏障。不仅承接城市转移的产业和人口,还能提供青山绿水和生态财富。三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合理确定城市开发强度、集聚形态,科学布局城市产业和人口,克服城市拥堵:强化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强城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推行绿色生活及消费方式,建设公共绿地,关注城市的生态安全。生态补绿,建设“公园城市”。四是适当控制各类城市的规模,从城市现代化角度,城市功能比规模更重要。城市的规模经济.不是规模越大越经济,而是指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减少拥堵、降低运输成本有助于规模经济。

第四,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二十大报告提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随着经济现代化的推进,文化发展越来越成为现代化的重点领域。精神富有很大程度上需要城市文化引领。城市的文化价值除了铸魂育人外,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价值涉及以下方面:首先,高品质生活成为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后,城市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一个主导产业,由此产生城市的经济价值。其次,城市人的文明程度富有吸引力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城市文化水准也成为城市人居环境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进一步增强城市集聚经济和各种发展要素的能力。再次,提高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质量可以满足现代化需要的各种层次的人才。基于城市文化的价值,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需要在保持传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高起点发展体现时代和科技特征的现代文化。提升城市文化价值的关键是增加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其路径包括:加强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为城市居民提高便捷获取文化信息的现代化信息系统、网络和数字平台。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增强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创造满足各种文化消费层次需求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作品,从而形成消费者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依靠高科技和创意把影视作品、体育品牌、书刊等各种文化形象通过文化载体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向世界传播展示自身软实力。

上述城市四个方面的价值分析就明确了二十大所要求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新时代城市化的方向。城市要成为人才和创新高地,应以提升城市的整体价值为内容,城市现代化需要根据产、城、文化生态融合发展的思路推进城市更新。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是城市现代化的方向。

总的来说,由城镇化转向城市化牵涉进入现代化新征程后经济发展重点的重大转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时期发展的重点在农村。农村改革,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村的脱贫攻坚战可以说是当时发展的主动力源,农村的改革发展促进了城市改革发展。进入现代化新征程后则突出城市发展,城市成为现代化的策源地,城市化的新内容成为发展的新动能。


银河网站 copyright © 2002-2024 晋城市产业促进协会 银河网站的版权所有
电话:0356-219767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太行南路208号百纺公司三楼 备案号: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