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领域面临的障碍与应对
原载:《新华文摘》 2024第11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主引擎”是培育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但制约我国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有效增长的因素仍然不少。破除消费领域面临的障碍,能够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对于筑牢当前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的基础,深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消费领域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消费规模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消费对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2023年,消费成为拉动经济恢复增长的主要因素,消费领域呈现出传统消费持续回暖、服务消费加快恢复、新型消费快速发展、绿色低碳消费潜能不断释放以及居民消费环境日益改善等特征。
(一)传统消费持续回暖
一是餐饮消费引领消费市场复苏。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2023年餐饮收人同比增长20.4%,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3.2个百分点。二是服装和金银珠宝类消费表现亮眼。限额以上单位的服装类和金银珠宝类销售同比分别增长15.4%和13.3%,均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三是住房相关支出放缓拖累居民消费增速的修复。受商品房销售下降等影响,与住房相关的消费支出增长乏力,家电和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0.5%和2.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下降7.8%。四是汽车消费回暖有效支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在购车优惠政策持续释放等刺激下,2023年我国汽车销量突破3000万辆,同比增长12%,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二)服务消费加快恢复
2023年,以接触型、聚集型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增长动能强劲,成为促进我国消费恢复的主要动力。其中,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5.2个百分点,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升至45.2%,较2022年提高2个百分点。文旅消费市场火爆,国内出游人次达48.91亿,同比增长93.3%,旅游人数已恢复至2019年的81.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旅游收入已恢复至2019年的85.7%。
(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
一是数字经济发展为新型消费奠定良好基础。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极大丰富了消费场景,刺激新型消费蓬勃发展。二是线上线下商品消费加快融合发展。一方面,线下消费逐步向线上转移。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产品与服务导向,再到抖音、快手等直播间购买产品或服务。另一方面,线上消费愈发注重给消费者线下般的体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不断进步,极大拓展了消费空间。三是“互职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加快推广:随着互联网工具与各行业融合发展,“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旅”等社会服务新模式加快发展。
(四)绿色低碳消费潜能不断释放
随着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渐人人心,绿色低碳消费需求大幅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从2019年的4.7%快速升至2023年的31.6%。苏宁易购2023年11月发布的《“双11”电器消费观察》显示,“双11”期间门店绿色智能家电销售占比升至73%,一站式以旧换新订单量环比增长131%。
(五)消费环境不断改善
随着我国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日益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从而为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加快推进消费类基础设施建设,以申商、移动支付、物流配送等为代表的消费类基础设施持续普及,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便利性,更好满足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二、制约我国消费有效增长和持续发展的障碍
(一)资产负债表恶化削弱居民消费能力
受新冠疫情等的冲击,近几年居民部门的资产面临较大压力。从居民收人看,疫情冲击导致居民收人恢复偏慢,特别是由于企业盈利水平下降,不得不采取裁员或者降薪等方式控制成本,进而导致部分行业和居民收人减少。2021-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82%,慢于名义cdp增速0.8个百分点。从居民财富看,在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市场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企业的融资需求不足,导致居民理财收益率不断下降。而且当前资本市场疲弱,对居民财产收入增长形成拖累。此外,房地产价格逐步回落,而住房是居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价格的持续走低使居民财富进一步收缩。居民负债规模持续上升。截至2023年,住户贷款余额已升至80.1万亿元,较2015年扩大了近2倍。居民负债中又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截至2022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个人消费贷款的近70%。住户贷款余额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15年的66.76%升至2021年的104.3%,居民偿债压力不断加大。受这些因素影响,2023年居民部门杠杆率升至63.5%,较2022年上升1.3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在居民资产增长放缓或收缩的状态下,部分居民通过提前还贷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那些面临刚性债务支出而收人减少的居民,不得不通过减少消费支出来应对债务偿还。
(二)基础设施供给短板仍然较多,影响居民消费便利性与可得性
消费基础设施总体还存在满足居民消费升级诉求不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以及部分领域数字化基础薄弱等问题,制约着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一是商品流通基础设施不尽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导致消费便利化程度不高和物流成本较高,制约了衣食等方面的商业消费。物流成本较高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缓解,推高了传统消费支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和运输腐损率高两个方面。此外,部分地区城乡便民化商业网点建设力度不足,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最后一公里”的短板。城乡结合部的商业配套设施建设被部分城市总体规划“遗落”城乡部分区域“米袋子”“菜篮子”以及其他具有社会公益性配套的商业设施供给也相对不足。二是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县域以下地区存在充电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效率不高等问题。一方面,县域以下地区的充电桩设施相对电动汽车的发展相对滞后,抑制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步伐,一些地区存在一“桩”难求。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推高了电力负荷,影响了充电效率,抑制了购车意愿。新能源汽车的短期快速增长,对我国储能和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只能牺牲充电效率,影响用车者的体验与需求。三是部分领域数字化基础薄弱,数字化转型慢。新型消费有赖于数字技术应用推广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但各领域数字化转型进展不一,部分领域数字化转型成本高困难多,对新型消费造成一定制约。
(三)政策堵点犹存,影响居民消费潜力释放
目前,在房地产、汽车消费等部分领域和城市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区域性政策堵点,影响消费潜力进步释放,存在“有消费意愿”但实现现实消费难的现象。一是房地产的“三限”政策与市场的供需结构脱节。从因时因地因需的原则出发,房地产的“三限”政策已经不适应当下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的调整与变化。二是部分城市汽车限购政策导致汽车的合理消费渠道不畅。我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目前存在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而限购城市恰恰是拉动汽车消费的重点地区。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规定“快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商使用管理转变”但“向使用管理变”的目标如何具体推进,依然以看到限购城市政策调整的意向二是地摊经济等消费场景受到城市治理的制约。在部分地区,地经济、烟火经济、夜市经济等消费场景受限于城市管理的制约而难以发展。四是免税店的特许经营牌厢抑制消费的高端升级需求。作为对特定消费群体(出入境、离岛的施客)的免税消费场景,国家对免税店实行特许经营。在这种特许经营行业管理下,对我国这部分群体的免税消费有严格的金额和件数限制,单客消费金额受政策影响较大而政策放宽并落地需要一定的时间,制约了行业的增长空间。
(四)消费环境欠佳加大居民消费顾虑
我国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商家虚假宣传及欺诈行为时有发生,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企业经营不规范,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等问题,对消费者购物体验和消费信心产生较大影响。一是电商直播门槛低,鱼龙混杂现象严重。部分电商主播片面追求热度,先红后带货,翻红手段层出不穷,身份信息真假难辨。二是存在夸大事实、虚假宣传现象。网络直播宣传花样繁多,利用直播红人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引导消费者关注其产品。有些商家、主播在直播中利用广告传播商品、服务的虚假信息,甚至将一些线下禁止出售的东西通过直播或文字,由主播直接或间接地引导消费者进人直播平台之外的社交平台进行交易,打法律擦边球、道德擦边球。花式促销、先涨再降、明降暗涨、优惠券难优惠等严重影响消费者体验。有的平台以违法广告等方式进行欺诈,侵害用户权益;某些平台的交易量、关注度等数据假误导消费者。三是存在网络维权存证难、成本高等问题。与传统消费相比,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购物软件进行的新型消费活动面临证难问题。主播在直播间对产品功效的宣传话语,社交媒体上达人对商家、旅行景点的推荐帖,以及短视频平台中的快闪式广告推送,都是“转瞬即逝”,为侵权追溯、侵权证据保留带来困难。同时,商家与平台的法律关系与责任划分不清,增加消费者维权成本。四是新业务、新模式缺少政策规范指导,缺乏行业统一标准。新型消费多是新兴融合型新业务和新模式,在具体探作中,往往缺乏政策规范和参考,在行业层面也缺少统一标准和强制性约束,不利于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发展。五是数据泄漏、隐私保护等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国家已出台数据安全等政策文件,但监管政策体系建设仍处在初期阶段,政策落地效果仍不确定。如“互联网旅游”模式下,消费者浏览目的地、出行住宿、线下消费行为、旅游感受、消费规模和偏好等个人信息:经过大数据分析形成消费者的个人画像,这类个人信息存在被泄漏和滥用风险,但相关监管细则仍未出台。再如,“互联网医疗”将原来线下医疗诊断信息线上化,包括影像、检验检查报告等个人信息,在便利医疗服务供给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个人隐私泄露和医疗数据外流等问题。
三、破除消费领域的障碍、扩大消费的主要思路
(一)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健全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正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使需求获得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满足,实现更可持续的消费增长。当前商品和服务供给领域还存在着一些地方保护问题,为了保护本地产品,个别地方政府会通过种种隐蔽手段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兴起,个别头部企业还会滥用市场优势,对人驻企业设置诸多不合理限定,甚至个别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数据、算法、技术等手段“杀熟”。这些不合理做法既妨碍了公平竞争、降低了市场效率,也给消费者造成了福利损失。
要把扩大消费作为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重点。要创新扩大消费的政策工具,完善扩大消费的制度安排,释放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
(二)坚持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增强短板供给能力
制约扩大消费的诸多障碍不仅仅存在于消费领域,供给侧的短板和限制也会造成供需错配,导致无法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有效供给显著增强。消费能从需求侧为投资寻求合理方向,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居民消费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要直面市场需求和群众关切,通过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良性互动,着力打通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堵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质量难点,化解一批民生消费领域质量痛点,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三)坚持长短结合,统筹好短期政策刺激和长期制度变革政策的衔接
扩大消费既需要短期的政策举措,更需要中长期的制度变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制约扩大消费的障碍。短期促消费政策侧重于带动终端消费需求企稳回升,进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内循环,起到稳增长的政策效果;中长期要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挖掘和释放内需潜能。针对制约我国中长期扩大消费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特别是分配差距较大、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消费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深层次矛盾,明确改革目标和路线图。
消费是收人的函数,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还在于增加居民收人。近期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增收政策,如房贷利率调整、个人所得税调整优化和延续、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印花税减半征收降低交易成本等,这将进一步增加经营者和居民收人,促进消费。但从长远来看,还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人,为扩大消费注人源头活水。
四、破除消费领域的障碍、扩大消费的主要举措
(一)保持宏观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
中国经济发展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社会发展、人民增收以及扩大消费的基础。中国经济2023年增速依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2%,仍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但要看到,保持中国经济量的合理增长还面临不少挑战和压力。
针对经济下行压力,首要的是提振信心,坚定不移发展经济,坚持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从具体操作来看,要把握好轻重缓急,妥善处理好经济增长的短期周期问题和长期趋势问题,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要用足政策、用好政策,努力保持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政策执行中,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特别是要加强各部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避免出现政策打架、合成谬误等问题。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强化正向预期,引导社会大众形成良好的发展预期和共识。
(二)加强重点群体就业精准帮扶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收入和消费提高的前提。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加大服务和保障力度,完善就业支持体系,促进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一是以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为重点解决好青年的就业问题。相关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高校就业部门对青年人开展对口的就业指导及帮助,建立更加公平和开放的就业市场和信息平台,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机会,提高青年人的就业效率和质量。完善培训体系和机制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和服务,提高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一步创设针对年轻人的创业孵化器和创投基金,多方位扩展渠道,为年轻人提供创业平台和资金支持,鼓励年轻人从事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优化高校的学科设置,提高专业的市场适配度。高校需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避免出现供需失衡或者结构不匹配的情况。二是消除就业歧视,优化农民工就业渠道。政府公共与基建类等项目建设向农民工倾斜。推行“以工代赈”,鼓励农民工参与政府投资的项目建设,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增收。切实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的招聘,集中清理其中的歧视性规定,确保农民工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落实《劳动合同法》,提升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增强农民工就业信息的获得渠道,降低农民工收人中断的风险,稳定其收入预期。三是针对城镇失业者进一步优化再就业扶持政策。各地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制定失业劳动者再就业培训政策,给予培训机构或就业困难群体适当补贴,鼓励和支持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培训机构针对传统经济业态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再就业服务,提高下岗分流职工再就业的成功率。
(三)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收入是提升消费的核心问题对促进消费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在保持经济合理增速的基础上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而实现居民收入的增加。一是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依赖于技术变革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关键在于劳动者的才能和创造力等,要更加突出人力资本的作用。加强劳动密集型、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在保持工业合理规模的条件下,加快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和牛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劳动要素、人力资本以及知识资本是服务业的主要投人要素,在参与收入分配时能够获得更高的比重。二是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加强财政制度在再分配环节的核心地位。第一,加大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效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个人所得税的动态调整机制,在定期调整起征点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发展与生活成本变化动态调整免征额和专项扣除标准,进一步缩小中高收人群体收入差距。第二,降低间接税的累退性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进一步拉开奢侈品等高档商品和一般生活必需品消费税税负差距,减少累退效应对中低收人群体的负担。第三加快推进遗产税、房产税、资本利得税等财产税的征收问题研究与立法进程,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第四,遗产税和慈善激励双管齐下,解决财富代际转移问题,限制超高收入群体财产代际转移,避免代际间贫富差距扩大。三是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第一,完善以《慈善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实行“疏堵”结合的方式鼓励并激励居民个人的慈善行为。“疏”以免税法律法规为保障:“堵”以较高的遗产、赠予和奢侈品消费类税种引导慈善捐助行为。第二,各地应制定鼓励慈善的法律地政策,制定细致、操作性强的制摩性安排。第三,明确政府监管职市方位,在慈善事业中引人高效管型和竞争评价机制,针对性地提高个社会公益事业的效率。第四,加强慈善组织队伍建设,建立内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有效监督机制。第五,健全新闻媒体、公众等社会力量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社会对善组织运作的外部监督。第六,高度重视筹募后善款善物使用的规范透明及高效,有效管控“黑天鹅”类风险,防止对慈善机构公信力的破坏。第七,逐步淡化红十字会等“官方”慈善机构的行政色彩,依靠法规以及行业纪律规范这些机构的行为,促进慈善本心回归,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减少居民即期与远期消费面临的不确定性,减轻居民生活负担,能够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在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的过程中,将科学调整保障标准和受益标准作为主要抓手,尽快修复疫情后的民生经济。一是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完善民政部统筹下的多部门与多元主体的协作救助机制,从物质型、生存型救助向多元型、发展型救助转变,将精准扶贫标准认定和系统管理与长效扶贫机制的实践经验拓展至社会救助其他领域,提升社会救助工作的精准水平。二是扩大社会福利制度的覆盖面,结合当前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口抚养比不断提高的社会现实,深化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管理体制,在保证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收益率,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绩效考核四是加强社保体系建设,稳定居预期,解决好住房、养老、育儿、医等支出对传统消费需求的挤出效应,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
(五)加快补齐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短板
消费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揳升居民消费的可获得性、增强消费的便利性、降低交易成本以及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有利于更好的改善居民消费条件。一是尽快提升商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一方面,有效解决我国物流成本较高的问题,降低传统消费支出。通过流通体系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效率的提升,切实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加快农产品仓储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降低运输的腐损率。另一方面,切实解决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加强城乡便民化商业网点建设力度。将城乡结合部的商业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到城市的总体规划,提高城乡部分区域的米袋子、菜篮子以及其他具有社会公益性配套的商业设施布局密度。二是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充电效率。推动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水平,使之与我国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相匹配。尤其推动国家电网、特来电等国有和民营的充电桩企业在县域以下地区开展充电桩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电力供应,提升储能和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缓解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效率不高等问题,保证充电效率,改善用车者的充电体验。三是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技术应用基础环境。加快建设数字化社区,提升社区数字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5g等在医疗、教育、养老、旅游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医院、学校、养老机构等服务设施数字化转型,拓展数字技术和智能化产品应用。推进服务资源数字化,加快新型消费领域服务主体数字化转型,支持市场化服务机构开发数字服务资源。
(六)着力打通部分领域和区域存在的政策堵点
破除消费领域的限制措施,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更大的消费潜力,尤其是对推动大宗消费加快恢复、丰富消费场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是高度重视居民购车的合理诉求。将“加快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的共识进一步落实。重视公共交通合理发展,推动智慧交通建设,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二是妥善处理好城市治理与地摊经济的关系。原则上需建立公平透明的管理机制,支持合法商贩的组织和发展,使外部环境和谐,进一步建立人与城市空间的共生关系。三是优化免税店的牌照管理制度。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国情,加快推进放宽免税商品限量、限额及限品种的政策研究和改革,深挖市场潜力扩大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创新消费场景,优化口岸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三种布局业态,尤其是加快市内免税店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消费体验。
(七)多措并举优化消费环境
优化消费环境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条件。一是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明确市场监督管理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手段,为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的执行和监督工作,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维护市场秋序,从而有效遏制违法行为发生加强执法协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跨区域、跨部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曝光和惩处,提高违法成本,有效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法律的执行效果。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对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促进消费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强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原则,建立新型监管机制。加强平台型企业监管,实现线上行为可追溯、可履责。加大线上实时监督与线下执法力度,实现无缝对接,打击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快出台网络直播、共享经济、社交媒体购物等领域法律法规,细化行业管理办法和监管规则,规范直播带货、数字营销等行为。健全数字服务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新型消费领域标准研制工作,在跨境电商、“互联网社会服务”、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领域,研究制定行业及国家标准。规范网络直播等新模式、新业态,完善直播平台准入机制,引入“黑名单”机制,严厉打击不遵守法律法规、恶意引导消费者等行为,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三是加强重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强化食品安全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落实经营者责任,加大对虚假宣传、仿冒混淆、制假售假、缺斤短两、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食品违法专项整治活动,完善抽检监测信息通报机制,增加日常抽检巡查,建立风险可控、严密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切实维护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引导、规范行业发展,不断优化企业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推动操作系统、电池技术、配套设施等不断完善,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更好保障消费者权益。加快针对新能源智能汽车银河网站的售后服务,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规、标准的出台和修订。加强网络消费侵权问题治理,明确网络直播平台、直播间运营者、带货主播、商品经营者的责任,落实直播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主播等主体的核验监督义务,为消费者建立便捷的维权渠道和信息反馈通道。将直播带货的商品,按照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原则,纳人和其他商品一样的质量检测和安全管理体系。加大预付式消费跑路违约问题治理力度,通过规制预付式消费格式条款、禁止约定不合理退费条件,从严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预付式消费“跑路坑民”虚假宣传、非法集资等案件。
*(摘自《全球化》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