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银河网站 > 参阅资料 > 第三产业

新中国公路75年:从8万到543万公里-银河网站

发布时间:2024-11-01 09:39|栏目: 第三产业 |浏览次数:

新中国公路75年:从8万到543万公里

原载:《财经》2024年第21期 作者:吴雨航


微信截图_20241101094725.jpg 


之前全国人民见证了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农村公路建设的铺开,而未来十年,新技术新工艺会助力智慧公路继续发展

公路是人们出行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没有之一。根据官方统计,2023年的跨区域人员流动中,公路客运量占比92.3%,是承担客运的主力军。

当你驾车穿梭于繁忙的立交桥,沿着高速公路疾驰,抵达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偏远村庄时,或许很难想象,几十年前这些道路远不像今天这样四通八达、便利快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道路大多都算不上公路。在8.07万公里的道路里程中,有路面的仅有3万公里。大量的路都是土路和砂石路,天晴的时候尚可以正常通行,一旦遇到下雨,路可能就走不通了。

1953年起,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交通运输建设,1954年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正式通车,标志着新中国公路建设的开端。


微信截图_20241101094746.jpg


1978年,中国公路总里程翻了十倍,从8万增加到89万公里,但公路标准低,高等级路、沥青路和大江大河上的桥数量不多,平均行车时速只有30公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那时乘车出行的真实写照。

20世纪80年代,不少地方有了国道和省道,经常可以看到马车、牛车、非机动车和少数机动车混行的场景。此时世界上已有约50个国家有了高速公路,而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刚起步。

1988年,中国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上海到嘉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沈阳到大连)建成通车,此后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进入飞速增长阶段。

农村公路的建设也不断得到重视。2000年8月,中国提出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2003年至2004年,全国共建成农村硬化路19.2万公里,一年的建设量超过此前50多年农村硬化路建设的总和。

截至2023年底,国内公路总里程达到了543.68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459.8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4.6%;高速公路里程18.36万公里,包含国家高速公路里程12.23万公里。

新中国的公路建设从“一颗枯树的枝”变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如今,这张网还在继续加密。

公路让出行更便利

“要致富,先修路”“小路难富,大路致富,高速公路快富”,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口号背后,公路网络如同蜿蜒的血脉,不仅将广袤的国土紧密相连,更如同桥梁,架起了生活的通途。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高速公路里程为18.36万公里,包含国家高速公路里程12.23万公里。

以前的交通并非如此。由于公路不发达,出行相当困难,区域间的人员流动不活跃,范围也很有限。以长江沿线交通为例,在没有高速公路之前,主要依靠轮渡和条件较差的普通公路,通常要耗费很长时间。


微信截图_20241101094801.jpg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卢云峰回忆1994年时的求学路程,“从巫山到南京,坐轮船需要五天时间,如果遇到洪水禁航,那么还需要多等待几天;回程则需要近一周的时间”。

其中的重庆至宜昌段,在只有水路通行的年代,传统客轮一般要花费三到五天。走普通公路或国道要一到两天,而如果选择高速,时长则缩短到七八个小时。

无数地方像重庆和宜昌一样,因高速连通而大大缩短了之间的通行时间。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8月,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39.7亿人次,其中完成公路人员流动量402.9亿人次,同比增长5.4%。

这一数字在继续增长。2024年9月28日,云南华坪至丽江高速公路工程(下称“华丽高速”)正式全线通车。国家高速公路网g4216成都至丽江高速公路中的一段,结束了云南丽江和四川攀枝花两个相邻州市不同高速的历史,行车时间将从原来的6个多小时缩短至2个多小时。



对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来说,公路建设的好处尤其突出。这些地区曾经因交通闭塞,缺乏与外界的联系,不仅人员来往困难,山里的货卖不出去,城里的货也进不来,交通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

2000年8月,中国提出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农村硬化路建设快速提速。2014年起,交通运输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出把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截至2023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459.8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4.6%。其中县道69.7万公里、乡道124.3万公里、村道265.9万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比例达到91.8%。

如今,城里的商品可以通过便捷的电商和物流抵达村里的每家每户,农村的优质农产品也能在短时间内被端上城市的餐桌。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的玉米、土豆、洋葱等几百万吨农产品,主要被运往山东、广东、河南和湖北等地。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的玉米、西瓜、山药、土豆等农产品的运输量也很庞大,主要被运往广东、山东、贵州、重庆等地。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公路建设连点成线再成网,天堑变成了通途。

或许你经常会看到“71118”这串神秘的数字,却不知其含义。它实际上就是指国家高速公路网“7射、11纵、18横”,“7射”指从首都出发的7条放射线路,而“11纵”和“18横”则分别连接南北、沟通东西。

这是2013年版《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提出的,2022年发布的最新规划中,在此基础上还增设了12条都市圈环线、11条并行线和58条联络线,调整了6条既有规划路线走向。

最新规划指出,到2035年,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约46.1万公里,由国家高速公路网和普通国道网组成,分别约16.2万公里(含远景展望线约0.8万公里)和约29.9万公里,基本建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备、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公路网。

算好经济账,路不只是路

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急需修建更多的公路。

当时国家财力有限,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的交通项目都没有足够的资金,如何修建更多的公路?


微信截图_20241101094828.bmp


部分省份各显神通,寻找解决办法。当时国家规定的养路费征收标准一般是运费的6%-8%,最多不超过10%。在1972年,山东省就经省政府批准,养路费按照运费的12%征收,运输企业的利润并没有因此折损,反倒随着汽车运输的效率提高而成为全国最高。

1981年,广东省率先提出“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设想,开全国“以桥养桥、以路养路”的先河。广东通过引进外资,改渡为桥,实行“过桥收费,收费还贷”。

当时交通部参照了国外和中国山东省和广东省的一些做法,提出了一系列筹集公路建设资金的措施。1985年实行了《车辆购置附加费征收办法》,通过提高养路费、征收车辆购置费和车辆通行费等措施,为公路建设和养护改造提供了长期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

2017年开始,开始试点发行地方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这意味着未来政府新建收费公路将不能再依靠银行贷款筹资,而是“发多少债,修多少路”。

这是因为在以往贷款修路模式下,某些地方贷款随意,导致债务规模越来越大,偏高的银行贷款融资成本造成政府还贷付息压力过大。由此,为控制债务规模、规避债务风险,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成为政府修建收费公路的唯一渠道,债券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管理。

“公路债”新模式下,公路建设持续稳健发展。

据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完成公路固定资产投资2824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完成15955亿元,普通国省道完成6136亿元,农村公路完成4843亿元。全年全国832个脱贫县完成公路固定资产投资7183亿元。

路修好之后,下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带来增长?

公路作用不断拓宽,从过去只承担运输功能,到如今也变成了景观之路、旅游之路。新的时代,路有了新的意涵。

318国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是无数自驾人“此生必驾”的梦想之路。而318国道的成都-拉萨线正是1950年-1954年建成的川藏线。

自建成通车以来,川藏线就是连接西藏和内地的交通大动脉,将内地的丰富物资运送到西藏,也让更多来自雪域高原的优质产品进入到内地市场中。

因其沿线丰富的自然风光,川藏线也吸引了众多自驾游客。行车在川藏线上,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平原、高原、高山峡谷、雪山冰川等不同地貌尽收眼底,川藏线也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


微信截图_20241101094842.jpg


在南端的海南岛上,有一条主线全长988公里的公路,它“以景选线、以线串景”,沿途经过9类84段景观区域,形成了一条串联全岛众多美景的“珍珠项链”。2023年12月18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全线通车,这条路上的诸多景点都成了热门打卡地。

每年社交媒体上都会涌现一大批新的自驾路线,其中不乏许多小众宝藏公路,游客愿意通过自驾,置身其中地感受其中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丰富的传统文化。

公路不只是路,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血脉,像一根根毛细血管遍布大地,为经济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商贸活动、助力旅游资源开发......路在如今,有无限种带来增长的可能。

从人工建设到智慧公路

回首往昔,公路建设跨过了一道道坎坷。从最初的原始筑路方式到如今的现代机械化的高效施工,从泥土碎石的简易道路到如今沥青混凝土的平坦大道,公路建设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

上世纪50年代初修建川藏、青藏公路时,11万筑路军民挥着铁锹,发出“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豪迈誓言,凭借坚强的生命意志一寸寸凿出了“天路”,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到了1997年,黑龙江省第一条高速公路的修建方式仍很原始,“技术手段和现在没法比,全靠人工拿着皮尺、花杆,每50米测量一次。”曾参与该项目设计的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刘国峰回忆。

而近年先后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实现了多项公路修建的重大突破,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从岛隧工程到岛、隧、桥、水下互通的集群工程,从双向六车道钢筋混凝土结构沉管隧道到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中国建造技术不断超越国际、超越自身,创下多个世界之最。

当前,中国正开展智慧公路建设,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相结合,智慧管理公路建设过程、智能监测公路基础设施状况、智能调控交通流量等已被运用在实际中。


微信截图_20241101094855.jpg


京雄高速是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慧公路试点项目,行驶在京雄高速上,智能化设备随处可见:智慧照明灯杆、智能融雪除冰、交通智能分析......极大地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智慧公路还是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基础,通过先进通信和感知技术,道路基础设施获取的实时感知信息被传送至车辆云端,车辆云端对道路情况进行分析、控制和反应,从而提高行车安全和效率。

浙江桐乡濮院镇濮院大道是中国数字化、智能化道路的一处缩影,作为“全息数字道路”,通过智慧感知和智能计算,实现可变车道实时控制,有效治理了道路结构性拥堵。

现在,中国的公路建设已迈向更高的技术水平,走在了世界前沿,并向着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 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部署,到2035年,全面实现公路数字化转型,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实体公路和数字孪生公路两个体系。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不忘来时路——从最初的泥泞小道到如今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从普通的交通道路到现代的智慧公路,公路建设的每一步都铸就了不朽的里程碑。

  


银河网站 copyright © 2002-2024 晋城市产业促进协会 银河网站的版权所有
电话:0356-219767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太行南路208号百纺公司三楼 备案号: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