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业发展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破解之道
原载:《新华文摘》2023.4.5 总第763期 作者:张亨明 尹小贝
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先"。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粮食在国家层面的战略性作用不容忽视。粮食一向是我国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民生的关注重点。总体来说,我国粮食安全的形势向好但仍面临一些潜在冲击点,如国际局势的动荡、国内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耕地资源的稀缺、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等。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而高产优质的粮食有赖于农作物种业的发展,因此种业健康发展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种业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户户留种”“四自一辅”“四化一供”“种业产业化发展”“种业现代化发展”。总体来看,我国种业发展卓有成效,种业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品种选育水平逐步提高。良种是粮食丰收的关键因素,对于粮食增产贡献率高达45%。由于我国种业发展起步晚、规划迟、研发差支持弱,因而还有诸多问题待解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此,解决种业安全问题是化解粮食安全潜在风险、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种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演进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种业政策法规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种业政策体系,其发展是种业工作从“集体自给”到“统供种”再到“种业产业化”和“种业现代化”的演变过程。目前不同的学者对种业政策法规的划分阶段不同.但其划分依据相似。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整理,本文将我国种业发展政策法规的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时期:集体自给推动种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农作物良种种植面积仅素,对于粮食增产贡献率高达45%。由于我国种业发展起步晚、规划迟、研发差支持弱,因而还有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万分之六,农作物良种工作诸多问题待解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进展缓慢。1949 年12月,原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良种的推广工作,并于 1950 年2月印发了《五年良种普及计划草案》,文件要求各省份成立种子公司,组织农民选育良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份种业计划,其出台为我国种业工作指明了方向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种子公司被撤销。为完成农业发展目标1956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要求建立种子站加强种子管理和良种推广工作。根据文件指示原农业部设立种子管理局各级农业部门相继成立种子站。1958 年4月原农业部召开全国种子工作会议,提出种子工作要依靠农业合作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简称“四自一辅”)的方针强调要依集体解决用种问题,设立种子站、合作社为选育种单位。在该方针指导下,不仅培育了良种,而且培养了大量种业人才。1960 年,原农业部撤销了种子管理局,在粮油局内设种子处。1962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指出由种子站进行良种推广,恢复了原有的种子工作机构。1963 年1月原农业部恢复了种子管理局。1972年国务院批转了原农林部《关于当前种子工作的报告》再次强调贯彻“四自辅”工作方针。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且种业工作出现失误.至1977 年我国种业还处于曲折前行的状态。
(二)统一供种时期:种业发展走向专业化集约化
1978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原农林部《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报告》提出“四化一供”工作方针,建立各级种子管理经营体系.大力发展种业种业开始向专业化方向转变。在种子管理经营机构方面,1978 年 7月,原农林部成立中国种子公司,与种子局(1982年4月,种子局改为全国种子总站)共同负责我国种子工作。1987 年10 月全国种子总站与中国种子公司进行分设,全国种子总站为部属事业单位,中国种子公司为部属企业。在种业国际交流方面,1979 年 2月我国种子代表团访问美国等地.开启了我国种业的对外交流之路。1979年11月国务院批准《关于中国种子公司直接办理种子进出口业务的报告》为我国种业的国际交流提供了政策支持。在种业法规体系方面1989 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首个系统的种子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也是当时最权威的种子法规,原农业部等部门又相继颁布种业规章。自此,我国种业管理逐步从工作方针指导阶段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为核心以地方种子管理条例和部门种业规章为有力支撑、中央至地方多层次的种业管理法规体系。在这一阶段,我国开始推动实施“种子工程”。1996 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九五”时期和今年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把实施种子工程作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的一件大事”,我国正式开始推动实施“种子工程”。
(三)产业化发展时期:种业发展强调市场作用的发挥
20 世纪末我国种业市场假劣种子事件频发.须出台种子法律予以规制。2000 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审议通过,这是我国首个种子法律。《种子法》施行后,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法规规章,我国种业进入依法治种时期。2006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对种子管理体系和种子市场监管工作进行部署.促进了种业健康发展。2009 年 11 月原农业部召开全国种子管理会议,不仅提出把确保种业“四大安全”作为种业发展目标,而且将2010 年定为“种子执法年”开展种业执法活动推进依法治种。2009 年 12月,原农业部印发2010年种子执法年活动方案》开展种子市场。
专项整治.依法治种进入高潮。自此.我国逐步形成了以《种子法》为核心 以地方种子法规和部门种业规章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种业管理法规体系。
1996 年开始实施的“种子工程”使得我国良种培育能力明显提升,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也从2003年的36%提高到 2009 年的40%这时期成为我国种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2010年,我国种子市值达500 亿左右,种业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2011 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明确了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四)新时代种业政策演进:种业发展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国种业产业化发展时间短,种业企业育种能力不强,小散、弱问题突出研发能力不强2012 年 12月国务院发布《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强调企业在育种本系中的重要地位对种业发展进行谋划部署2016 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 年)》该文件对现代种子的“育繁推”工作进行了部署。党和国家从战略层面作出种业顶层设计.为我国种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发挥了先导性作用。2020 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单独列出种子问题,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2021 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2021 年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开展全面净化种业市场的“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与此同时.2013 年2015年和2021年《种子法》多次修订,我国种业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为现代种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种业发展,2013-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皆有涉及种业的论述。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将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这是继 1962年后中央再次全面部署种业发展,为种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是种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此后种业振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22年 5月 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发布的首个生物经济领域的顶层设计,指出要加快生物育种技术赋能生物农业产业,发展生物育种技术。中央多次出台政策鼓励种业创新,旨在推进育种创新技术突破,实现种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二、我国种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我国是用种和粮食需求大国,解决好种业问题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种业安全问题受到重视,得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在此情境下,我国种业安全得到保障,种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
(一)种业品种远育成效显著
制种业正在成为我国的优势产业,是我国口粮长期安全的可靠保证。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近 10 年来我国已审定登记主要农作物品和达到 3.9 万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 95%3]2021年,我国水稻单产为 474 公斤/亩,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70%;小麦单产为 387 公斤/亩,为主要小麦出口国的 1.7倍;玉米单产为 420 公斤/亩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7.8%。水稻小麦种子做到了100%自给,玉米自主品种占比 90%以上。随着种业育种理论和技术的不断革新,种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大田作物生产用种安全总体有了保障实现了由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种业育种处于由育种 2.0 育种3.0 过渡的阶段4,种业的革命性改变意味着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华丽转型。
良种的普及是粮食连年丰收的一大保障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一2021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除 2016 年略有降低之外,其余年份均稳步上升。其中 2017-2019 年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但粮食单产从 5 607 公斤/公项增至 5 720 公斤/公项并没有改变粮食总产量增长趋势。在主要粮食作物中,稻谷、小麦、玉米的单产整体皆呈上升趋势(见图 1)。我国依世界9%的耕地面积养育了世界20%的人口取得这一成果得益于我国种子品质的优化与良种覆盖率的提高.优良品种的不断出现确保了农业增产。
(二)种质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种质资源是选育新型植物的重要材料,也是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在国际种业竞争中,种质资源是获取品种选育主动权的基础,也是在国际种业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相关种业部门开展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加大了种质资源保护的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行动于 2015 年全面展开,优先抢救与保存濒危、稀少、具备地方特色的品种。随着普查与收集活动的进行,抢救性行动收到成效.优质新资源的保护发掘得以实现,对种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重大现实意义为种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已建立以国家种质资源长期库为核心、以10 座中期库和 43 个种质固为基础的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长期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总量突破 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国,其中大部分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种质资源,为世界各国种质资源的交流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国建设的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已保存国内外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多达3.5 万份6近年来育种专家对种质资源进行抗虫、抗寒抗病和高产稳产等特性研究,研发出诸如灿型杂交水稻、华美 105 等优质种子为农作物育种奠定了良好的种质资源基础。
(三)种业企业发展成效初显
1978 年,我国正式设立种子公司种业企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部同相关部门联合采取行动,引导资本注入种业,规范市场秩序.让企业敢育种、能育种推动种业企业做大做强。
在政策的催动下,我国种业企业发生显著变化:一是市场资产逐渐集中。截至2020 年底我国种业企业资产总额为 2425.21 亿元其中 10亿元以上的种业企业 27 家:5亿至 10 亿元的3家;2 亿至5 亿元的 142 家;1亿至2 亿元的 227家。企业个体资产分布情况有所改善,小散、弱的状况显著优化。二是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国内主要种业公司研发投入逐渐增加。2016-2020 年丰乐种业的研发投入由 0.35亿元增至0.71亿元茎银高科由 0.31亿元增至0.56 亿元隆平高科由2.2亿元增至3.5 亿元其中隆平高科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 10%左右远超国际公认的正常线 5%。三是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得到提升。注册资本亿元级的企业数量实现翻番,资本实力有所增强。与以往开店卖种子不同,种业企业开始注重提升科研、检验加工等能力,投人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此外,种业企业改变了以往与农民之间的直接售卖方式更加注重种子的售后保障,提供优质的全程化服务。
(四)国内种业市场环境显著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教育水平较低.维权意识淡薄,加之市场监管不力,侵权现象在种业市场十分普遍,严重影响了我国种业管理体系和农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种业从计划供种转为市场化经营,种业治理趋于法治化,市场监管逐步规范化。2000 年《种子法》颁布之后,我国种业市场开始变革。2011 年以来,我国农作物种业市场规模整体扩大。《2021 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 年我国农作物种业市场规模达到1200 亿元较2011年增加了210亿元,增长率达 21.2%。
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2021 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种子打假维权行动在全国展开。建设种业治理体系要秉持完善法制、监管严格、放管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强市场监管与完善产权保护机制有效减少侵权违法行为。2021 年我国主流农业种子的合格率达到97.6%,种子质量低劣问题基本解决,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显著改善的国内市场环境为激发种业活力、推动种业发展夯实了基础。《种子法》的最新修订,是我国种业知识产权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既落实了种子产权保护措施,加大了假劣种子打击力度,又为“种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
(五)种业贸易规模有所扩大
加人 wto 以来我国与国外贸易接洽频繁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统计结果显示.2014-2021年我国农作物种子贸易额整体呈上升趋势由5.85 亿美元增至10.1亿美元:进口额除2016 年和 2019 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皆呈增加态势整体上进口额由2014年的 3.24亿美元增至2021 年的 6.8 亿美元增长率达109.9%:出口额除2020-2021 年高于2014 年的 2.61 亿美元外其余年份均低于 2.61乙美元(见图 2下页)。总体来看我国农作物种子贸易规模扩大进出口贸易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蔬菜的需求增加。2021 年.我国农作物种子进口贸易额为 6.8 亿美元主要品种为蔬菜种子,占比35.3%部分蔬菜种子进口依存度超过 90%。出口贸易额为 3.3 亿美元其中水稻种子具有出口优势.占比 28.8%。总体而言,我国的种业安全以国内循环为核心支撑、国际循环为补充保障国际政治格局的动荡和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并未对我国种业国际贸易造成强烈冲击。
三、我国种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尽管我国种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但种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阻碍其高效发展的风险。目前,我国种业发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育种创新能力较弱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种业企业实力相对有限、种业市场监管乏力、种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方面,导致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潜在威胁。
(一)育种创新能力较弱,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
我国育种技术缺乏创新突破.未形成规模目研发较慢,核心技术研发落后。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粮食作物单产387 公斤/亩较2020年增加4.8 公斤/亩;谷物单产 421 公斤/亩,较 2020年增加 1.4 公斤/亩。水和小麦单产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大豆亩产在 130 公斤上下浮动玉米亩产仅达到美国的 60%。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育种能力不强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全球种业科技竞争中还处于不利地位。
我国生态资源的超负荷开发致使生态环境恶化、专统种质资源灭绝。我国种质资源的保护体系不健全,利用率低。虽然我国种质资源的数量与品质得到增长和改善.但以国内资源为主,来自国外的资源不足 15%,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不足,特色资源欠缺。同时,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待深化.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 21 世纪农业科技竞争的关键.然而我国大多数的种质资源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原因如下:一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多地区保护利用体系和保存机制不完善.难以充分满足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的要求,复份保存条件差。同时.部分种质资源库因资金不足和科技缺乏.无法合理利用现代技术对种质资源进行保护。二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现存种质资源超过52 万份精准鉴定不到 10%可以用于育种的更少:大豆种质资源现有 3.3 万份开发利用率仅1%左右9。种质资源蕴藏着抗病高产等优质基因,其作为培育新种的核心,只有提高利用率才能实现种业优势的转化。三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政策不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应由国家牵线 省级部门落实管理,目前相应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同时,在保护体系建设过程中还会面临一些阻力,如政策落实不到位、种质资源保。
一方面.我国育种研发投入不足。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只占农业 gdp 的 0.71%与发达国家2%~3%的投入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也低于其他行业 2.14%的投入水平,且农业科技投入的80%以上用于农业科技应用技术,育种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育种研发效率低。目前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农作物品种选育的核心主体.在进行农作物育种时偏向于育种的学术价值.未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给科技成果转化带来一定难度。虽然种业企业对于市场需求进行了充分调研,但拥有研发能力的种业企业较少且企业大多数业务以推广和销售种子为主。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缺乏有效的联结机制造成育种和经营脱节,进而造成育种研发效率低下。
(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资源价值评估缺失
我国种质资源数量与丰富程度不匹配,远低于种业强国水准。在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生态资源的超负荷开发致使生态环境恶化、专统种质资源灭绝。我国种质资源的保护体系不健全,利用率低。虽然我国种质资源的数量与品质得到增长和改善.但以国内资源为主,来自国外的资源不足 15%,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不足,特色资源欠缺。同时,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待深化.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 21 世纪农业科技竞争的关键.然而我国大多数的种质资源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原因如下:一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多地区保护利用体系和保存机制不完善.难以充分满足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的要求,复份保存条件差。同时.部分种质资源库因资金不足和科技缺乏.无法合理利用现代技术对种质资源进行保护。二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现存种质资源超过52 万份精准鉴定不到 10%可以用于育种的更少:大豆种质资源现有 3.3 万份开发利用率仅1%左右9。种质资源蕴藏着抗病高产等优质基因,其作为培育新种的核心,只有提高利用率才能实现种业优势的转化。三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政策不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应由国家牵线 省级部门落实管理,目前相应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同时,在保护体系建设过程中还会面临一些阻力,如政策落实不到位、种质资源保护成本高、保护人员积极性低等诸多间题。四是部分种弹对外依存度高目前我国蔬菜和花齐种子主要依赖进口,如果国外科业企业断供种源.我国出有备份可供选择,但生产效造会大打折扣这将给我国-菜篮子”造成感胁。
(三)种业企业实力相对有限,竞争能力整体偶弱
我国种业企业多而不强,营通存在效益低,实力羽、规模小的问题。从种业企业数量来看,我国约有 了400 家合法种业企业,其中销售企业占比82.99%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集中度偏低从经营规模来看,我国种业企前十强销售额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 15.8%。从国际情况来看全球50%的市场份额破耳和科山华两家种业巨头占据。全球 90%的销售额被世界前十大种业企业占据。其中,2020 年耳和科迪华两家种业巨头市场销售额全球占比超过 60%而中国种业企业市场销书额个球占比约 1d%,与国际巨头相差甚远1。从研发投人来看2020 年隆平高科研发投入3.5 亿元,占营业收人的 10.52元丰乐种业研发投人 0.71 亿元。占营业收人的2.91%;举银高科研发授人056 亿元占营业收人的 3.51%。我国大部分种业企业的研发投人占当业收人的比重都低于 5%的国际水平线。
种业科技水平是现代种业的核心亮争力.种业企业一般都拥有科技投人意识,但品科的育科周期平均为8-13 年,成本高、风险大还存在被侵权的可能性。因此.一般只有种业头部企业较为重视种子品种研发,大多数中小型种业企业不愿进行品种选育。据统计,美国控制了全球农非牛物技术核心专利的 70%我国缺少相应的核心技术。因此,我国种业企业只有不断加大品种选育力度.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持续推进全球密易,才能更好地保障我国种业安全。
(四)知识产被有效保护不足,种业市场监管乏力
我回科业起步较晚.在新品种保护方面有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假冒、仿制等种业侵权事件层出不旁。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侵权者只需付出较低的研发成本,就能获得高额利洞。由2022年9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 003 号》可知有23 种农作物604 个品种获得审批。虽然品种持续更新但许多新品种以懿饰改良性新品种的形式出现套牌侵权品质趋同现象普道存在。二是被侵权将维权的取证难度大,成本高。一方面,违法证据的模麒性使得执法程序相当滞后.侵权行为的隐薇性造成维权进度充斥情性:另一方面,维权晚本过高使得维权者人不敷出.造成维权者租极性不高。三是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相关法规不健个。2021年4月-2022 年1月全国查办种业违法案件 6 000 余起反快出我国种业违法行为较多.希非市场监管取待加强_监管部门难以判定种子的实际售卖和包装出明是否一致,导致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泛浦,影响了科研人员从事种业例新的积极性不利下我国稳业的高质最爱展。如何加强对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来支撑我国种业发展,是我国种业发展而临的重要排战。
(五)种业回际竞争为不强,资本作用有得发挥
我国种业进出口份额逐年提高.2021 年我国农作物种子贸易规模达 10.1 亿美元较2011年孩近翻番,但国际竞争力低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苦。一方面.我国种业国际市场份额过低。种业国际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由拜耳一家公司所占有,而我国两家龙头企业(隆平高科与先正达所拥有的市场份额不足 10 21 年球种业企业前两强(邦耳和科边华]的业绩之和占全球十强种业企业总和的 60%以上。我回种业国际贸易 tc 指数小于0难以抵御跨国科业企业的冲击回目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达到 80%靠菜和花弃种子对外依存度也较高。另一方面,来资本实力雄厚。跨国种业企业成为收集全球种质资源的主体如杜邦先锋经过长期收集加研发,玉米种质资源占有量为全世界的 60%并在我国东北地区设立研究中心,已培育出多个适应我国市场的畅销品种种子话语权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不仅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而且会通过价格波动影响我国国家安全。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种业需求市场,种子市场规模自2011年的990亿元增长至2020 年的1200亿元但规模优势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在我国种业“走出去”过程中,基础设施和技术供给没有同步跟上。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机械投人、种子、农药、化肥等缺一不可,我国向发展中国家推广出口新品种时缺乏与之相对应的生产要素和培育经验等,造成品种培育表现不佳,难以大范围推广。
四、我国种业发展现实困境的破解之道
种业问题对我国种业政策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种业安全,我国粮食安全才能落实,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国家安全才能保障。如何减轻种业问题对我国种业安全的消极影响,是构筑稳固种业格局吸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在种业问题的对策选择上.既要以国内种业市场为主,如鼓励种业创新、挖掘种质资源基因、营造良好的种业发展环境优化以国内循环为主的产业链,又要融入国际种业大循环鼓励种业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国内国际种业生产“双循环”,构建种业发展新格局。
(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特色种业科技体系
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是种业竞争的决胜因素目前我国种业资源仍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种业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较弱。在建立特色种业科技体系时,应从自身国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经验。
首先.强化育种技术与种业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一方面,人才政策的协同程度是发展的重要因素[7]_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进行种业基层调研时,要着力培养知种、懂种爱种的新兴力量投身基层种业发展在实践中增强对种业的忠诚度,加大种业人才补贴和科研奖励,减少种业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科研院所要大力引进国际种业专家.把国外先进的种业技术和模式带到国内,吸引和激励科研人员加强技术发掘与育种研发.推进生物育种进程。其次,把我国生物育种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于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组学等优势技术,要进行推广普及,转化为产业优势出台相应的监管规范;对于转基因技术,要集中力量保障转基因食品安全,聚合资源实现转基因的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审定监管: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全基因选择育种要加强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施严格审查避免既有核心技术的反复研发。最后,借鉴美国农业多方主体进行研发和推广的经验,我国应深入促进种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种业企业之间的交流,破解科研生产“两张皮”问题,加强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进行团队作战和资源共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育种效率
(二)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深度挖掘种质资源
从农作物种业状况来看,目前我国种业虽不存在“一卡就死”的问题,但仍存在种质资源基因利用价值低的现象。在种质资源与国外差距明显的情况下,应在保护利用好本土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引进国外的种质资源,深度挖掘优质基因。
首先.在政府主导下设立专项基金以支持种质资源保护和鉴定工作,构建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完善省市县分级负责的种质资源保护机制。各级农业及林业部门通过统计当地的种质资源数量与质量,构建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新基因发掘平台以保证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重要基因挖掘和新种质创制的有序推进,建立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数据库。其次.正视我国种质资源的现实约束,务力搭建与国外种业企业的交流平台,积极引进国外种质瓷源,解决我国种质资源过于单一和特色资源匮乏的问题。同时,走出国门的种业企业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特征设立育种制种基地,充分利用当地种质资源进行品种培育,提高白身竞争力,发挥示范作用。最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可设立农业种质资源学科.培育种质资源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种质资源保护整定的精准度。提高保护种质资源科技人员的薪资待遇,将种质资源的保护、鉴定和利用作为职称评定和晋升的依据.激发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情.从而提高工作绩效促进种业机构种质资源保护能力的提升。
(三)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优化育种商业化体系
从种业前沿国家的经验来看,种业竞争力的提升要立足于市场,贯彻“育、繁、推一体化”的发展路径。贯彻这条路径的当务之急是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组织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因此要将科研院所的资源育种优势,与企业的市场、管理优势整合起来协同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
一方面,企业之间的有效竞争是促进种业市场良性循环的有效路径。采取差异化策略.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国内种业巨头延仲产业链,集中种业人才、高端技术和研发资金,提高附加值,不断提升种业创新效率打造种业市场“航母”;鼓励大型种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有潜力、有特色的企业,突出重点筛造优势企业,避免内卷式”的重复建设,发挥先正达和降平高科两大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对于效益较差的企业,引导企业进行合并重组!9。另一方面,创新是企业长青的关键因素。要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体系,对于处在初始阶段的企业.政府应加大在融资、税收、信贷、资金出口政策等方面的扶持使企业科研经费的来源多元化,组建科研团队,提高育种水平.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在商业化育种体系初期,科研院所是育种研发主体.要搭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面向企业的成果交流平台,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加强中小企业科研成果交流,推动种业企业良性发展。
(四)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种业市场环境公平
21 世纪以来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价值已经超过有形资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是建立公平种业市场的重要支撑.保护创新的前提是保护种业知识产权。
一方面.有效完备的政策得以落实能够保证种业发展的长期稳定。政府应完善种业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构建种业产权保护机制,严查违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切实保护各主体的利益.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新品种的获取、使用和保护。加强对管理部门的考核.提高政策落实和监管执行的效率,加速建立种子可追溯制度,开发种子可追溯管理信息系统m,建立整条产业链的追踪机制,保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市场的外部环境是直接影响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行业互助是种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企业保证自身信用是推动行业互助的基础,一个组织长期发展的关健因素是信用体系的完善(2)首先加强种业自身建设,严格规范行业行为,践行业内信用制度,设立黑名单和白名单。其次.开展行业调研及合作.对于出现安全隐患的企业及时进行约谈最后,种业企业要规范自身行为,树立产权意识规避被不良企业侵犯的风险,同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和诺市场氛围。
要定期培训种业人员增强种业工作者的维权意识z地方政府要加强种业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通过网络、贴发宣传单等方式,加大对社区及农村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种业知识产权的理念。
(五)统筹利用国内外市场,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
合作是解决困难的关键,摒弃偏见、加强合作是发展的保障[]。鼓励种业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不仅是实现国内国际种业生产“双循环”的重要路径而且是提升种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推动我国种业企业走向国际,应从如下方面着力;一方面,政府牵头搭建完善信息平台为种业企业提供接触国外市场的机会.并且借助种业协会的力量.通过公众号、银河网站官网、报纸、宣传栏等方式.普及诸如国外种业法律法规、国外种业科技研发进程、国外种子市场价格及数量等种业相关信息,加深我国种业企业对国外种业企业及市场的了解程度。与此同时,为提高种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科研院所和企业应联合收集利用国外种质资源进行育种研发,分析国际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鼓励种业企业引进国外种业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开展种业国际合作开拓海外市场,加快种业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支持有优势的龙头企业建立或并购海外研发机构、良种繁育基地,在境外实行本土化育种。对在境外设立实体公司的境内企业给予投资及一定运行成本的补贴.并推出适合种业的金融产品,为种业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就目标市场而言,我国种业“走出去”的目标地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强东南亚、中亚和非洲三个重点目标区域的战略布局。同时,根据种业整体发展状况,构建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国家种业“走出去”的服务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