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银河网站 > 参阅资料 > 第三产业

【资料摘编】县域经济发展要在“人”字上下功夫-银河网站

发布时间:2023-10-13 20:39|栏目: 第三产业 |浏览次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22年5月11日 作者: 何翠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以及城镇常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1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其中,1472个县的常住人口为1.6亿人左右,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左右,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将近30%,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约65%。 

   据《意见》,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等。这意味着不仅县城发展迎来政策利好,而且以县城发展辐射带动的县域经济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县城连接城市与乡村,推进县城建设,不仅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利于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利于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的衔接配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有专家分析,县城建设是刺激投资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现阶段县城投资消费与城市差距很大,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二分之一左右,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三分之二左右,县城投资消费还有巨大的开拓空间。 

   推进县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但仅从县城投资消费的角度来看,不免难以触及根本。自古就有“郡县治则天下安”的话,可见县域治理的重要性,但郡县并非只是城市楼阁,其根本还在于郡县之民与治理。国家提倡以人为中心推动城镇化建设,可见,县域经济最终发展动力还在于人。 

   基于这个观点,笔者想从三个角度来解释,即人口、人才、人心。 

   人口方面。推动县城建设不能盲目,宜从当地乡村、城镇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当前我们不仅面临着一些不断萎缩的乡村与城镇,一些县城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大城市人口虹吸效应,常导致县城经济发展难以定位;与此同时,县城经济发展存在着两极分化趋势,那些早期抓住城市产业发展机遇的县城可能拥有更多的机会,而大多数县城产业经济都与当地乡村经济紧密相关,且以中小微企业居多,有的甚至还面临着落后产能或产能过剩等因素。可以说大多数县域经济的发展,都面临着产业定位以及产业链建设的问题,缺乏产业链建构的县域经济终究是空心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 

   任何地方经济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人才,可以说有了人才,就有了未来。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也不例外,如何解决人才问题?与大城市争抢人才,县城普遍不具备特别优势。因此,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人才问题,必须创新思路。近日清华大学某教授提出建议,今后10年每年投入2万亿建设2000所县域大学。也有观点提出,应该开办农民大学、乡村建设大学、职业技术大学或创业培训等。可见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以及教育培训促进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据了解,湖北美丽乡村建设就开办有多种针对当地当代新青年的乡村建设或创业发展的培训课程,深受乡村创客年轻人的喜爱。也有观点提出,大力提倡人才返乡投资创业等。县城建设、县域经济发展,说到底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 

   县域经济除了需要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提高收入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等这些硬措施外,还有建设如文化氛围、创业环境、法治建设、营商环境等软环境来吸引人心、留得人心。事实上,县域是法治、人文文化建设的薄弱之地,县域经济如何能从实际出发,让民众普遍享受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果,将是县域发展成功的关键。 

   归根结底,县域经济最终发展动力就在于人,有了人,就有了就业消费群体,就有了发展的根本之源。


银河网站 copyright © 2002-2024 晋城市产业促进协会 银河网站的版权所有
电话:0356-219767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太行南路208号百纺公司三楼 备案号: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