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化工报 2022年3月29日
国家“双碳”目标提出以来,能耗等要素资源约束趋紧,一些地方甚至谈“煤”色变,新建煤化工项目迟滞不前,建成项目无法投入试生产。部分园区和企业对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感到困惑,并一度十分迷茫。
新年伊始,榆神工业区(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召开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贯彻落实陕西省和榆林市决策部署,坚定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信心,以高质量开局起步推动开发区2022年乃至“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开发区遇到困难最多、挑战最大的一年。在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前景不确定、‘双碳’约束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我们思想没有乱,步伐没有变,保持发展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强力推动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榆神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守洋说,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新要求,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培育什么样的企业、建设什么样的园区,2022年及“十四五”时期,榆神工业区将围绕这3个重大问题,对标国家“双碳”目标、世界知名化工企业和一流化工园区,调整产业项目布局、做精做实重大项目减碳降耗方案和打造低碳零碳园区。
一是对标国家“双碳”目标,按照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重点打造煤基特种燃料、煤基可降解材料、煤基碳素材料、煤基储能材料及电解液、电子化学品等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优势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竞争优势。榆神工业区重点鼓励支持国能、陕煤发展可降解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努力实现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优先发展低碳、零碳产业,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谋划建设榆神工业区特色可降解材料产业集群,力争到2028年左右建设成国内最大的煤基可降解材料生产基地;利用绿色氢能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优势,与现代煤化工产业嫁接,促进产业链延伸,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探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利用煤化工生产过程排放高纯度二氧化碳的特点,积极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资源化利用,先行孵化或培育二氧化碳驱油等产业化项目。
二是对标巴斯夫、杜邦等世界知名化工企业,按照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精、做实重大项目减碳降耗方案。榆神工业区要积极谋划具有创新型、引领型技术和可实施的超越型项目,加快正在建设的国能榆林化工5万吨/年煤基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pga)项目;推进产业化示范引领一系列可降解材料项目落地,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打造我国煤基可降解材料产业集群,将国能榆林化工、陕煤榆林化学等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同行业具有主导权和话语权的“链主”型企业。
实际上,这些龙头企业已朝着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的方向主动转型提升。国能榆林化工项目对产品方案调整后,在同等规模下,原煤消耗量是煤制烯烃的1/2,碳排放量是煤制烯烃的1/3。陕煤榆林化学优化调整产品方案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有望降至1.44吨标煤/万元。
孙守洋表示,2022年榆神工业区要确保国能榆林化工5万吨/年pga、陕煤榆林化学180万吨/年乙二醇及延长石油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建成投产,榆林能源集团4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基本建成。工业区力争新增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
三是对标德国路德维希港、新加坡裕廊岛等国际一流化工园区,打造低碳零碳园区。在完善路网、管网、绿化的基础上,榆神工业区着重加快公用配套工程建设,按照产业产品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安全环保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提升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消防、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置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一体化的“公用工程岛”;引进相关配套下游产业,建立一体化的运输网络,提供定制化和精细化服务套餐,进一步提高园区的吸附力和承载力;以美国杜邦实施的安环体系建设为重点,高标准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建立全周期安全环保风险管控机制与管理体系;用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国际经验全面提升园区监管与服务能力,使园区成为“安全、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向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专业化工园区迈进。
据了解,榆神工业区推进创新创业产业园建设,通过科技研发和产业培育,打造“产业高端、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主平台、科技创新策源地、智慧建设示范区,全面促进新一代煤化工迭代技术升级示范。
该产业园一期工程今年上半年将建成投产,并加快二期项目建设,推进榆神集运铁路专用线二期、南区给水管网引水管线、固废循环利用和渣盐处理项目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