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银河网站 > 产业广角 > 产业信息

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统筹的三组重要关系-银河网站

发布时间:2024-07-19 10:56|栏目: 产业信息 |浏览次数:

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统筹的三组重要关系

原载:《产业经济》2024年第7作者: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历史经验表明,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和基础。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地缘政治新格局正在演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日新月异,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不断重组变迁,产业竞争成为塑造国际权力格局的关键力量。在新的形势下,加快技术的创新应用和产业转型,保持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时代命题。


 1.png


2023 9 7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表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作为新经济时代的产物,新质生产力强调的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更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集约化。新质生产力的灵魂在于创新驱动,本质是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这一概念一方面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典理论土壤,另一方面生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生动实践,为我国产业的发展转型指明了方向。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形式,探讨如何抓住产业转型发展这一关键命脉、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当前理论界的使命和责任。

 

一、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实践要求

 

1.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提炼出的概念,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不仅仅涉及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能力的传统要素,而且包含了从原材料到机械、设备,再扩展到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本的全方位发展。不同的社会形态在相应的技术条件下发展相应的生产力形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特别强调通过数字资本和技术创新来发展面向未来的生产力体系 (见表1)。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不只在于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在传统工业基础上,新质生产力强化了数据、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更注重绿色、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些特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预期,目的是全面提高社会生产水平和解放人类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更加重视产业间的协同和创新驱动,强调科技在生产力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技术与生产的结合。

  

2.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合

 

新质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的当代表现和延伸,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这一概念是对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的具体实践和深化。它不仅坚持生产力理论的核心原理,同时也回应了当前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强调质的转变和生产方式的革新,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新格局中的战略主动和创新竞争能力。

 

新质生产力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全球化和新技术浪潮中的新诠释。这一概念展现了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现有生产力体系进行质的提升和创新的方向,并为深化生产力理论和驱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机制。

 

3. 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和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生产力的核心在于要素的组合与进步,而技术与知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科技视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关系的进步。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反映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和新方向。新质生产力体现了创新的重要性,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创新。这不仅是对原有技术的改进,更是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根本变革,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产力发展的本质。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有学者提出信息生产力应当成为生产力的新质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核相吻合,深化了对生产力本质的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先进生产力表现为物质技术进步及知识、信息和文化等非物质要素的集成和利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党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理论观点的具体实现,通过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提升。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我国产业革命的战略总结,也是对党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方向的具体实践。它强调生产要素的质的飞跃和组合方式的革新。新能源、信息技术和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新方向,符合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从低级到高级的生产力发展规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体现了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刻把握,促进了生产关系的适应性变革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强化理论指导、创新驱动、政策支持与系统构建,新质生产力为中国提供了向新发展范式转变的路径与方案,同时为全球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qq截图20240702100522.png


二、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统筹的三组重要关系

 

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中国面临三大关键挑战,具体体现为需要统筹协调的三组重要关系:破与立、量与质以及内与外的平衡。

 

首先,“破与立”涉及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间的关系。这要求政府和市场在推动传统产业的有序退出和新兴产业的建立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经济转型的平稳过渡。其次,“量与质”关注的是产业规模扩张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协调。这意味着在追求产业规模增长的同时,也要提升产业的质量和效能,避免单纯的规模扩张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最后,“内与外”强调自主技术创新与对外开放合作之间的关系。国家需要在加强自主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球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吸收和融合外部资源,加速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这三组重要关系的统筹协调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见图 2)。

 

1. 破与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转变

 

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实现传统产业的有序转型与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维持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策略。在此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支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023 12 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下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从根本上廓清了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

 

首先,关于传统产业的转型,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作“低端产业”而一味求快速退出。不仅因为传统产业依然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而且部分传统产业在升级改造后,可成为驱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传统产业有序转型过程中,应秉持“先立后破”的原则,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特别是通过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改造,使其在保持竞争优势的同时,更好地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标准。

 

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应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加强前沿技术研发,以颠覆性技术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动能。这也需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增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与竞争力。在这方面,新型举国体制下,国家能够通过集聚资源、整合创新链条,来支持新兴产业成长与发展,尤其是着重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实现“破与立”的转型策略中,产业政策的配套不可或缺。国家应更加积极地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研发支持等手段,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需要加大对员工再教育和转岗培训的投资,为传统产业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减少转型期间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

 

实现传统产业的有序转型与新兴产业的平衡建立,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进行统筹指导,通过合理的政策扶持和市场导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同时,要注重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更好地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

 

2. 量与质:产业规模扩张与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升级之间的平衡是最具挑战性的议题之一。为了实现这一平衡,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产业政策的调整与投资导向的优化。

 

首先,“新质生产力”概念继承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想。通过指导产业政策支持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重点支撑企业在研发和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从而在全球产业链中上升到更高的价值层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和财税扶持政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其次,针对传统产业,中国明确提出不能一味追求产业规模的扩张,而是要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升级,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和高级化转型。此外,还需要通过搭建产业云和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高产能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从优化路径上看,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鼓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断优化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使得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自主调整生产结构,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进而增强整体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同时,通过建立更加高效的金融市场和创业投资机制,为产业升级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风险分散机制。中国还重视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战略定位,积极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通过开放式创新和国际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创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在追求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机制,确保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与经济规模扩张同步,促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均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3. 内与外:自主技术创新与对外开放合作

 

加强国内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技术突破,依靠的是深化基础研究和鼓励原始创新。国家应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对准“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领域下功夫,鼓励自由探索、应用牵引,从而达到突破瓶颈技术的目的。事实上,尖端科技不仅需要理论支撑,更需要实践应用的提高,这就要求打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通道,构建高质量学科体系,为科技自立自强搭建坚实平台。

 

对此,国家需针对高技术制造业,设立一系列财税政策和金融支持措施,激励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包括科技攻关资助、研发费用减免、关键环节的科研经费投入,以及对产业化过程的财政扶持,从而推动技术向产品和市场转化。

 

在对内的自立自强同时,中国必须把握开放与合作的战略机遇,通过开放包容的态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与技术。在深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国际社会的科技合作;此外,国家还应鼓励外资企业在境内设立研发机构,形成有效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大力促进数据要素的跨境流动和利用,在数字贸易、数字服务领域谋求新机遇。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引进先进技术,加速国内关键技术的突破,更能促进中国产品和技术的国际化。

 

国家应贯彻自主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指导原则,既要自立自强,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潜能,又要积极利用国际资源,拓展企业的全球市场。通过内外结合的双轮驱动,为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qq截图20240716102948.png


三、统筹新质生产力三组关系的政策保障机制

 

1. 以“提质增效”为基础,优化产业政策机制

 

在中国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过程中,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旨在实现公平分配和消费平衡的机制。这些机制不仅促进了产业创新,而且有助于财富的合理分配和消费的均衡增长。

 

首先,政府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领域,政府提供了税收减免和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等优惠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加速了这些产业的成长,还通过支持企业扩大再投资,间接地促进了就业和收入的增长。

 

其次,政府通过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的实施改善了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并提供了融资便利和创业扶持等多元化政策支持。这些措施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困难,促进了公平竞争和财富的广泛分配。

 

2. 先立后破,探索以“供需平衡”为核心的市场政策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政策逐步聚焦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些政策着重于改善和升级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过剩产能,以及促进技术创新和环保。这些改革旨在提高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和竞争力。而需求侧的重要性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内外需求减缓的背景下更加凸显。扩大内需的策略包括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投入,以及推动新型城镇化。这些政策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刺激消费的政策。例如,为了提振汽车消费市场,政府推出了购置税优惠政策以及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这些举措有效地拉动了消费市场的增长,同时也支持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消费能力,而且促进了消费升级,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消费者福利的平衡。

 

政府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扩大了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投入。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均衡,确保不同群体都能从新动力的发展中获益。

 

最后,通过“互联网 ”战略,政府鼓励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这一举措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仅推动了产业的升级,还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更多高品质的就业机会,进而促进了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和消费能力的提升。

 

这些配套机制的实施展现了国家对于推动公平分配与消费平衡的重视。这些政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中国在新质生产力理念下,结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持续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3. 自主创新,建设以“新型举国体制”为核心的科技攻关机制

 

在新型举国体制下,科技创新机制的核心是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协同合作。这种体制结合了国家战略的指导和市场机制的灵活性,旨在打造一个既高效又适应性强的创新环境。

 

首先,政府在科技创新中担当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战略制定者和协调者,政府通过制定明确的科技创新策略,提供财政、税收和人才政策支持。这些政策不仅直接推动特定研究和开发项目,还通过激励机制鼓励私营部门和学术界参与创新活动。此外,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关键作用,确保科技创新活动与国家的长期战略需求和发展目标相一致。

 

其次,新型举国体制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种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的互动被设计为互补而非对抗。政府制定的政策旨在加强市场导向,同时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资源被高效地流向那些具有市场潜力和技术前景的领域。市场竞争的激发,进一步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再次,新型举国体制鼓励跨领域、跨部门的合作。政府通过协调不同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活动,推动产学研用的紧密合作,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共同体。这种合作机制允许不同主体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提高了整体的创新效率和综合创新能力。

 

为确保体制的高效运作,要构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对科技项目的评估和监管,以确保符合市场需求,并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风险投资和金融支持系统,既激励创新又能为创新失败提供一定程度的风险缓冲。

 

新型举国体制通过加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有效协同,将国家战略、市场运营和企业创新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这种体制的优势不仅提高了科技创新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同时也为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展现了一种高效和动态的创新管理模式。


 qq截图20240722101444.png


四、 以产业为中心: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未来经济新形态

 

1. 产业驱动的经济新形态

 

中国经济的新形态,由产业升级所引领,呈现出独有的特征。首先,这种经济新形态在结构上呈现出产业多元化、高技术化的趋势。新兴产业,如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些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而提高了整体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这种经济的新形态体现出深度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这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作模式,也促进了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如电子商务、在线服务等。这些新业态和新模式加速了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经济效率和灵活性。

 

此外,产业升级带来的经济新形态还体现在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上。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新形态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强了对国际经济波动的抵御能力。

 

总的来说,产业升级引领下的中国经济新形态,不仅在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上呈现出新的特点,也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方面显示出新的能力与优势。这种经济新形态的形成,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产业驱动的就业新形态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这一转变首先体现在就业市场上。由于新兴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传统产业逐步退出市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岗位成为新的增长点,相应地,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一变化直接推动了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发展,尤其是在科技和专业技能方面。

 

就业市场的这一转变,不仅仅是职位种类的变化,更是就业质量的提升。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通常提供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环境,对提升整体劳动力的生活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外,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新的就业机会不断涌现,这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然而,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首先,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岗位的增加要求劳动者具备更高的技术技能和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育体系对这一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加强相关领域的教育和培训,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传统产业的衰退可能导致部分低技能劳动者面临失业或转岗的压力,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培训,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新的职业领域。

 

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是深远和复杂的。一方面,它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了就业质量的提升和劳动力技能的升级。另一方面,它也要求政府和社会在教育、培训和就业支持方面做出适应和调整,以确保劳动力市场的平稳过渡和健康发展。

 

3. 产业驱动下的政府—企业经济互动新形态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中国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一种新的合作与互动模式。首先,政府在产业驱动下采取了更加灵活和前瞻的政策措施。这包括对关键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税收优惠、设立专项基金等。这些措施旨在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鼓励企业参与到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中。

 

企业在这一新形态中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传统上,中国企业往往依赖于政府的指导和支持。然而,在产业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探索市场需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政府与企业间的互动更趋于平等和双向,企业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成为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此外,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更加多元化。政府不仅是资金和政策的提供者,也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公平竞争的保障者。企业则从单纯的利润追求者转变为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和社会责任的承担者。这种合作关系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加速了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过程。

 

总体而言,产业驱动下的政府—企业新形态,表现为政府政策的灵活适应、企业角色的主动转变和双方合作模式的多元化。这一新形态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40627173652.png


五、 结论

 

经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在科技革命迅速演变的今天,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加速发展以数据为驱动、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表现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和集约化。这些特征不仅是当前科技进步的直接体现,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进步。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资本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商业资本到金融资本,再到现在的产业资本的转变。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产业资本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资本积累和配置的核心,也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力量。因此,充分发挥产业资本的作用,对于中国经济转型至关重要。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统筹这三组重要关系:破与立、量与质、内与外。首先,破与立的关系体现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转换,这需要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确保平稳过渡和健康发展。其次,量与质的关系关乎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在保证产业规模的同时,注重提升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最后,内与外的问题,即自主技术创新与对外开放合作之间的关系,需要在保持技术自主性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从机制保障上来看,建立良好的产业政策机制、供需平衡的市场机制以及以新型举国体制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制,对于中国经济转型至关重要。这些机制将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使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形态将以产业为核心,表现出深度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特征。这将导致就业形态和政府与企业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更加灵活和动态的特点。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任何国家若停滞不前,就会被迅速淘汰。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大国,正面临这样的挑战和机遇。在全球化的今天,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不再是某一个国家单独可以驾驭的。因此,中国必须打破传统边界,综合国内外的积极因素,形成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发展态势。产业资本的力量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中国应充分利用其庞大的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本和智力,以资本的力量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科技作为核心竞争力,应被置于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中国应当重视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加强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政策扶持、环境优化等方式,激励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中国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

 

此外,全面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样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面对国际竞争,中国必须紧紧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整合国内外资源,发展新产业,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在不进则退的竞争中稳健前行。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中国经济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本文原发表于@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银河网站 copyright © 2002-2024 晋城市产业促进协会 银河网站的版权所有
电话:0356-219767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太行南路208号百纺公司三楼 备案号: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