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银河网站 > 产业广角 > 论坛观点

「三农瞭望」读懂菜价涨跌下的民生关切-银河网站

发布时间:2024-08-30 09:38|栏目: 论坛观点 |浏览次数:

「三农瞭望」读懂菜价涨跌下的民生关切

来源:《经济日报》 2024.8.27 作者:乔金亮


qq截图20240830095001.png

蔬菜供应总体有保障,并不是说就能高枕无忧。蔬菜保供稳价关乎千家万户,让每个老百姓吃得好,不是件容易的事,却是必须做好的事。要让居民“菜篮子”拎得更稳,让农民“钱袋子”装得更鼓。

近期蔬菜价格走高。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批发价格数据显示,6月16日至8月15日,全国蔬菜日度价格从4.27元/公斤上升至6.01元/公斤,上涨40.7%。应如何正确看待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影响?

蔬菜生产易受季节因素和极端天气影响,因短暂的供应减少造成价格上涨并不奇怪。今年夏天,蔬菜主产省份高温多雨,部分省份出现强对流天气,一些地方遭遇洪涝灾害,不仅导致产量下降,还影响了品质和耐储存性,导致蔬菜生产、采收及外运受阻。我国蔬菜是典型的大生产大流通格局,产区和销区相对分离,几个蔬菜大省占全国供应量的比重较高,从而阶段性、暂时性推升终端菜价。

相比猪牛羊肉生产,蔬菜生产的特点是短周期,这表现在受影响传导速度快,但影响消除后产能恢复也特别快。在此情况下,价格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对区域和品种的引导作用,菜农会瞄准价格高的品种扩大生产规模。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目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1.06亿亩,同比增加90万亩,仍处于年内较高水平,稳产保供有基础。随着气温回落和秋季蔬菜陆续上市,供应会逐步增加,短期冲击性季节性影响退去后,价格将逐步趋稳。

不同于粮价的总体相对稳定,菜价涨涨跌跌是常态。2021年秋季曾一度出现过“菜比肉贵”现象,发生背景是生猪价格周期性下跌遭遇蔬菜供应短暂性不畅。当时,以菠菜为代表的绿叶菜价格短期内上涨数倍,耐储存的品种涨幅则较小。同样,菜价大幅下跌、菜农持续亏损的情况也并不鲜见。其实,有涨就有跌,此时的涨价恰恰孕育着彼时的降价,反之亦然,在涨涨跌跌中实现动态平衡。有亏也有赚,生产者希望多赚钱,消费者希望少花钱,在亏亏赚赚中菜农维持着生计。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辩证法。

如果从更大范围、更长时期来看,我国蔬菜供应总体有保障,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多年来位列世界第一,并遥遥领先。在国外旅居过的人士普遍感受到,相比别的国家,在我国,人们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吃上种类更丰富的蔬菜。2023年我国蔬菜产量8.29亿吨,年人均占有量588公斤,折算到每人每天3斤以上。这背后离不开蔬菜产业的科技进步,流通链条的不断完善,以及农民的辛勤耕耘。

我们不能从蔬菜价格短暂的上涨就判断出通货膨胀。2016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同期,鲜菜价格上涨27.3%,猪肉价格上涨24.1%。国家统计局负责人当时回应称,尽管肉价、菜价上涨幅度较大,但其在整个居民消费中的占比有限。工业日常消费品供应很充足,农产品供应也很充足,所以不必担心全局性通货膨胀。这个分析思路在今天也有启示意义。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全国cpi同比仅上涨0.5%。事实上,即使仅就农产品而言,也不是都在涨价,绝大多数畜产品价格在持续下行,粮食价格也总体稳定。

当然,蔬菜供应总体有保障,并不是说就能高枕无忧了。蔬菜保供稳价关乎千家万户,让每个老百姓吃得好,不是件容易的事,却是必须做好的事。地方党委、政府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高度关注生活困难人群,尤其是防止返贫监测重点人群,适时发放价格补贴,减少价格上涨对他们基本生活的影响。主产区不仅要埋头种植,还要洞悉市场变化,合理安排品种、规模和茬口,更重视气候变化对生产的挑战,实现均衡供应、差异化供应。大中城市要加强生产调度和市场监测,与主产区加强供需对接,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确保农产品物流畅通。总之,要让居民“菜篮子”拎得更稳,让农民“钱袋子”装得更鼓。



银河网站 copyright © 2002-2024 晋城市产业促进协会 银河网站的版权所有
电话:0356-219767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太行南路208号百纺公司三楼 备案号: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